没有丝毫意外的,大户们纷纷出手购买便宜的米粮。
这简直就是无本的买卖,现在买下来反手再卖给太子,斗米就能赚取两文钱的手续费,天底下还有比这更加容易赚钱的事情不成?
然而李云泽深知人性的贪婪,很清楚的知道这帮大户们是不会现在就出手的。
果然,除了极少部分人在赚这转手钱之外,绝大部分的大户们,都在疯狂收购囤积粮食,准备等到太子山穷水尽的时候再跟太子好生谈谈粮价问题。
别的不说,最起码也得将价格提升到斗米二十文的程度,他们才肯出手卖粮食给太子。
接下来的日子里,关中地区出现了极为奇怪的一幕。
一方面是太子府的人在各地以斗米十文钱的价格,从百姓们的手中收购余粮。
而另外一方面,却是大户们以斗米八文钱的价格,从太子的手中购买粮食。
百姓们卖光了余粮,开开心心的等待着秋收。
而那些动辄购买万石粮食的大户们,却是心头疑惑的很,太子府的粮食怎么买不光?
随着秋收日益临近,太子已然在死鸭子嘴硬,硬扛着不肯提价购买。
而发了狠的大户们,则是不断筹措财货发誓要买光太子的粮食,到时候再翻倍卖回去。
在这一波诡异的操作之中,只有极少数人在暗中发财。
李林甫与牛仙客,高力士与边令诚等人都是悄无声息的暗中发财,低价买粮再立马高价卖回去,就赚个斗米两文钱的差价。
也正是因为如此,这些能在李三郎面前说得上话的人,全都是非常默契的互相配合,不让李三郎知道事情的真相。
李三郎得到的消息,一直都是大户惜售,太子购粮困难。
对此,李三郎倒是经常乐的合不拢嘴。
至于说和籴法失败,会导致继续饿死人的事儿,他压根就没有放在心上。
随着秋收一点点的靠近,大户们也是纷纷察觉到了不妥。
最重要的第一点就是,他们花费了无数财货,买来了堆积如山的粮食,可太子手里的粮食却像是个无底洞一样,怎么买都买不光。
等到越来越多的大户之家,疑惑之下停止购买粮食,反手以斗米十文钱的价格出售粮食的时候,太子府这儿立马就发布了消息。
“本次和籴法所需之五百文斛米粮已然全部购买完成,购粮之事就此结束!”
消息一出,整个关中都沸腾了。
大户们都在惊呼这不可能,明明太子这边一直在卖粮食,他们这些大户买来的粮食堆积如山。
太子这儿是从哪弄到的五百万斛的米粮?
然而宰相带着户部亲自点验,证实了太子的确是上缴了五百万斛的米粮。
不但大户们傻了眼,李三郎也是满心的不敢置信。
“这不可能!”
愤怒的李三郎命令高力士等人去严查户部,查看是否是户部额外多给了太子财货买粮。
可严查的结果,却是户部一文钱都没多给过。
李三郎不信,他不相信李云泽能够在这种环境下完成和籴法,命令高力士等人务必查探清楚。
然而这边的大户们,却是直接找上了李三郎。
原因很简单,秋收开始了。
今年关中算得上是风调雨顺,秋收的产量预测不低,也就意味着粮价必然会下跌。
而这些大户们手中握着海量的粮食,此时压根就是卖不出去,尤其是以八文钱一斗的价格从李云泽手中购买的粮食,更是让不少大户把财货都给砸进去了。
用行话来说就是,砸手里了。
这些大户们哪里是能够忍受亏损的人,这种时候当然是要找皇帝来出头为他们挽回损失。
他们的要求只有两个,一个是要太子以至少斗米十文钱的价格,将他们手中的米粮收购走。
还有一个,就是推行和籴法不得由官府放粮。
从正常人的角度来说,这些要求简直就是痴心妄想,完全违背了良心与道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