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云泽懒得再多说什么废话“愿追随于我的,自行上来取钱。不愿的,自去就是。”
他所说的魏博镇,在藩镇林立的唐末这儿,也算是家喻户晓的猛人。
魏博镇又称天雄军,源于安史之乱,由史朝义的部将田承嗣所建。
毫无疑问的,魏博镇的兵马非常精锐,甚至有“长安天子,魏府牙军”的说法。
可他们做的事儿实在是太糙。
不过他们最为出名的事迹,是喜欢杀魏博节度使。
但凡是不满意了,又或者是好处没达到标准,动辄就是拿节度使开刀。
这还不算,斩了节度使之后,还要立人家的儿子当节度使,用刀架在脖子上逼着当节度使,不当都不行的那种。
原因就在于中层军将们掌握了兵权,可以随意废立节度使。
李云泽不愿意将精力用在内耗上,所以直接干脆把队正以上的统统拒之门外。
泾原镇与朔方镇的军将们很是愤怒,大声招呼麾下军士们跟随自己离开。
可惜却是应者寥寥。
这年头的武人们又不傻,现在这种环境下放弃了这么好的工作机会,跟着校尉们出去闯荡?是投黄巢还是投别的军镇?
对于军士们来说,打钱!养我!那你就是我的将主,愿意为你打仗卖命。
李云泽完美的符合了他们的要求,所以基本上没人听校尉们的拉拢。
这边李云泽再度挥挥手,一群骑兵牵着马儿出列向着溃兵们逼近,吓的校尉们纷纷拔刀,一脸的警惕。
“怕什么。”李云泽伸手示意那些背着包裹的马儿“别说我心狠,给你们准备了盘缠马匹,识相的就赶紧走人。”
一阵难堪的沉默之后,校尉旅帅们满心怨恨与不甘的上前去牵马。
虽然心头愤怒,可手脚却是麻溜的打开包裹清点里面的财货盘缠。
每人一百贯钱,倒也还算是可以。
毕竟这年头一名正兵的年俸,也就二十贯左右而已。
当然了,前提是衣食住行全都公家报效。
校尉们本想留下几句‘今日之辱,他日必当加倍奉还’云云的狠话。
只不过将心比心,换做自己听到这种话语,别说是给马给盘缠了,人就别想走了。
校尉旅帅们被驱逐离开,剩下的溃兵们松了口气,纷纷有序上前拿属于自己的那份奖赏。
拿到了奖赏,也没忘记向自己的新将主表忠心。
他们或许是在感激之下说的情真意切,只不过李云泽这儿却是随便听听得了。
若是给钱就能轻松驾驭,那也太瞧不起唐末武人了。
大军开拔一路返回长安城,至于那些代表着一个个传承数百年的门阀世家的公卿们,李云泽甚至都没有帮忙收敛。
大唐之亡,根源就是亡于这些眼中无国也无民,只有自己家权势的世家门阀。
黄巢不干掉他们,李云泽抽出手来也会灭了他们。
一群寄生虫,除了破坏吸血之外别无用处。
来到长安城外的时候,围城的黄巢军就这么眼睁睁的看着他们入城,没有阻拦也没有攻击。
一方面是黄巢还没回来,众多将领谁也不服谁,没有统一指挥。
还有一方面则是因为,这个时代的特性注定了人人都是想要保存手里,手中的兵马拼光了那可就完蛋了。
李云泽所部战斗力很强,没人愿意去硬拼。
一心报仇的诸葛爽想要拼,可他没有兵。
野心勃勃的朱温想要拼,可他的实力不够。
无可奈何,众人只能是眼睁睁的目送官军进入长安城。
“这算个屁的围城!”心头憋火的朱温,恨恨的跺脚。
大军入关中,包围了天子之都长安城,听着多么霸气提心性。
可守军进出自如如入无人之境,这种程度的包围还能有什么意义呢。
一时之间,黄巢麾下的将领们各个心思各异。
等到狼狈不堪的黄巢终于逃回来的时候,已然是数日之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