蓉宝生气的“哼”了一声,“还不是你大半夜的不睡觉到处乱晃,我还以为看见鬼了呢。”
赵老四耐着性子认错,“我的错我的错,外头冷,你快回屋睡觉。”
“我不要,我要跟娘睡。”
赵老四咬牙切齿,“不行。”
父女两这么大的动静,屋内的杨氏早醒了,见两人吵的不可开交,她睁开眼,压着火气道:“蓉宝,你进屋睡觉。”
蓉宝成功把他爹赶出去,顿时得意的昂起头,神气十足,“爹,你也快点回屋睡觉吧。”
赵老四抱着被子,凄凄惨惨,说了几句可怜巴巴的话,低头就对蓉宝怒目而视,“看我明天怎么收拾你。”
蓉宝好怕哦。她脱掉鞋子扑到床上,一边往被窝里钻一边叫冷。杨氏摸着她的手,冰冰凉凉的,再一摸,发现这孩子只穿了一身薄薄的单衣,巴掌立即就下去了。大晚上的,夜冷风凉,吹病了怎么办?
蓉宝嘟着嘴,知道自己有错,不敢吭声。
蓉宝睡觉一向不安分,不是把被子踢了,就是睡的七歪八扭的。杨氏被踹醒了好几回,她起身给嘉宝掖完被子,蓉宝刚被塞进去的手又钻到外面来了。
性子不好的人当了父母之后可能会多几分耐心,但性子再好的人当了爹娘之后也忍不住心头直冒火。
“铁打的人啊,睡觉手脚都在外面,还要被子干什么?”杨氏又心疼又气,一整晚都没睡个踏实觉。
蓉宝睡的很踏实,一睁眼都是大中午了,她磨磨蹭蹭穿好衣裳,一出门就看见在院子里转悠的赵老四。
蓉宝麻溜的转身关门。
赵老四站在门外没好气道:“什么时辰了,还不起床呢?”
“爹,你不能揍我啊。”
“我揍你干嘛?快起床吃饭。”
蓉宝心里不太信,他爹就不是一个有信用的人。
赵老四故意拔高声音,“你又没做坏事,我揍你干嘛?”
蓉宝在心里说,因为你不讲理。
“君子一言。”
赵老四勉强道:“驷马难追。”
灶房内忙活的大福媳妇对这种场面已经司空见惯了。
爹不像爹,闺女不像闺女,两人凑一块,跟不懂事的孩子一样。你打我一巴掌,我还你一巴掌,那边再打一巴掌,这边就找大人告状了。吵完架谁也不理谁,吃完饭又亲亲热热。
大户人家是养不出这样的姑娘的,规矩多,老爷一般不进后院,亲闺女在家养十多年,当爹的都不一定会问上一句。
要说不好,金枝玉叶锦衣玉食娇养着长大,要说好,爹娘还比不上身边的奶母亲近。
总归少了些亲情。
赵老四的驷马难追还没落地就被他吃了回去。
蓉宝抱着脑袋,气鼓鼓的瞪着他,“爹,你一点都不守信用。”
赵老四嘿嘿一笑,添上一句,“爹这样做是不对的,你别跟着学啊。”
他催促着蓉宝,“快去快去,洗漱完吃饭了。”
把蓉宝从屋里赶跑,赵老四就屁颠屁颠把自己的铺盖搬过来,铺在软榻上。
做事讲究循序渐进,今天晚上睡榻上,明天就滚到床上,后天他媳妇的火气就消了。
赵老四拍了拍手。
男人嘛,脸皮要厚。
杨氏对他的小心思一清二楚,但当做什么都不知情,默认他自己找台阶下了。
.
赵三郎已经回了窑口,因为从赵老头到赵二郎,大家伙都觉得,丁家是不可能看的上他这个人,那么把他带过去也没用,反而还会让将来的老丈人堵心。
赵老头抽着旱烟,抬头看天,微眯起眼,天上的云厚,看样子这段时间有场雨下。
下雨干什么活都不方便,去村里走一圈,鞋底子能高两寸。
好在现在地里没啥活,主要就是准备柴火粮食过冬。
赵老头想到这,不由念叨起蓉宝说衙门会有赏银,但现在都快十月了,别说赏银,就是一个铜板都没见到。
也是,衙门不来村里要钱就算好的了,哪还会给钱。
道理能想通,但就是有点失落。
赵老头叹了口气,那些当官的,都那么有钱了,还那么抠门。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蓉宝说现在的啥县令是个好官,也没好到哪去,都是一个德行。
他用手撑着门槛站起身,把烟杆别到腰上,去柴房找了把锄头出门了。
肘子懒洋洋的趴在院子里,抬起脑袋看了看,目送老人走远后,又趴了下去,尾巴轻轻晃动。
.
王在媳妇没想到赵家还要去丁家村,顿时面露难色,“婶子知道你们是真心看重夏丫头,但我堂嫂说了,两家差了点缘分。”
这当然是委婉的说辞。
丁母的原话是,赵家是挺不错的,但赵家那个小子不行,你堂哥死活看不上。
王在媳妇当时还劝了几句,说赵家后辈将来的前程大着呢。
丁母是有点意动的,但丁父斩截果断?,“家里兄弟再有出息,也只是伸把手帮衬几把,没有把家业分给兄弟的道理。我看那赵家三郎是个烂泥扶不上墙的,就算家里的堂兄弟看在父辈的面上拉他一把,他站的住吗?将来保不准还是个窝里横的货。赵家如今是家业小,好话软话求着我家夏夏上门,以后家里发达了,能把我家夏夏当一回事?”
王在媳妇立即不敢多说了。
因为她心里也觉得,人一有钱就变样了。男人一发达就想尽法子把家里的丑媳妇休了,去外头娶年轻漂亮的,要不就左一个小老婆右一个小老婆。
哎哟哟,这日子咋得了。
王在媳妇只要一想想,就忍不住把丈夫揍一顿,想着以后自家男人要是发达了敢娶小老婆,自己就拿刀把他砍了。
都别活。
但转念一想,自家男人不可能发达。
一时间,她都不知道是该开心还是该堵心。
赵家如今看着挺厚道的,但将来的事谁能说的准,万一以后发达了,赵三郎想娶小老婆咋办?
这赵家也不可能不帮自家人,反去帮外人吧?王在媳妇在心里叹了口气,想着说亲的要是赵二郎就好了。
不说本事如何,只说品行,足比赵三郎长出一大截。
当然,这种心思她是半点都不敢吭声的。
毕竟人家两口子的感情好着呢,何况二郎媳妇也不错,是个能干的。
连春儿拉着她的手,诚心诚意道:“婶子,我们家是真看重丁家小娘子,想再多聊聊。这么好的姑娘,要是没娶进门,将来得后悔一辈子。”
喜欢赵氏发家记请大家收藏:(www.aiquwx.com)赵氏发家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