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里,甘景枳猜测给陆家盖房子的那十个人是岛国人。
那些人无声无息地来,然后又不知道去了哪里,却留下了容易引人怀疑的两栋别墅。
岛国人有这么笨吗?
黄海昌从来不小看自己的对手,因为他们能悄无声息地来了又走,这已经证明了他们的能耐。
那他们的目的到底是什么?
真的不好猜。
毫无头绪的黄海昌马上提审了韦西荣。
如果甘景枳的思路是对的,那这个韦西荣的身份就有待考究。
可是沙河村到底有什么,让韦西荣、岛国人都趋之若鹜?
这边,甘景枳打完电话后,就回了甘家的院子。
甘文霞没在家,被叫去月饼作坊指导工作去了。
她也只是在电话里听过月饼作坊的情况,还没有亲眼见到过呢,所以也转身去了月饼作坊。
在月饼作坊的门口,她看到甘文霞和林妙之站在一起说话。
这几年磨炼下来,甘文霞渐渐有了事业女性的气质,在说话做事上都变得自信果断了许多。
甘文霞最亮眼的成绩是过去这一年,省城的连锁店已经开到了八家,其中有一家是甘文霞自己开的,她还管理着加工厂的一应事务。
甘景枳除了前期出钱之外,很少干预甘文霞的决定,只在甘文霞偶尔拿不定主意的时候帮忙分析一下。
甘文霞已经从一个农村妇女蜕变成了女老板,村里的人,尤其是女人看到她的时候,再也不是在背后小声议论了,而是主动上前恭维。
甘文霞也很满意自己现在的蜕变,但她心里明白,她走出的第一步就是村里的月饼作坊,所以再次回到月饼作坊,她心中还是有很多感慨的。
月饼作坊早就不是一个小作坊了,也不单单只做月饼。
现在作坊里多了不少设备,因为村里人就那么多,发展到现在只靠人工根本就忙不过来,所以能用机器替代的都用机器,使得作坊看起来跟外面的正式工厂一样先进。
甘文霞看到这样的场面,根本指导不了什么,反过来还学习了一番。
月饼作坊现在的负责人是林妙之。
当初甘文霞要去国都的时候空出了位置,村里通过考试选择候选人,其中林妙之成绩最好,她不仅有文化,当过老师知道协调,各方面能力都不错,所以最后胜出了。
月饼作坊有今天的规模,林妙雪功不可没。
林妙之能有今天,最感谢的人是甘景枳。
当初她没有办法,带着孩子去找甘景枳帮忙的时候,甘景枳没有直接帮她的忙,但是也给了她一些建议。
那时候她心里对甘景枳还有些怨气,不过现在回头去看才明白甘景枳当初为什么没有帮自己。
她不应该把自己的希望寄托在别人身上,别人能帮得了你一时,帮不了一时,自己的生活能过成什么样子,看的其实还是自己。
如今甘文霞和林妙之两个人站在一起,气质不相上下,不过甘文霞还是略胜一筹。
这大概是甘文霞在国都待过,见过外面更宽广的世界,所以气度上比林妙之宽敞。
甘景枳抱着小团子朝她们走过去。
林妙之见到白白嫩嫩的小团子时不由感叹,还是城里的水土养人啊。
农村比较晒,她的两个孩子就算是在婴儿期的时候,也没有这么白嫩的时候。
林妙之问孩子叫什么名字。
甘景枳一愣,这才想起来某个不负责任的爸爸到现在都还没有给孩子取大名,不知道他上战场前,能不能把名字取好,她还要给孩子上户口呢。
她在心里叹了口气,对林妙之说:“小明叫小团子”
“小团子?团结的团?”
“嗯,就是这个团。”
“还挺特别,村里孩子的小名都是大妹二妹,老大老二地,很少有一个正式的叫法,你这样取小名的,我还是第一次见。”
就连林妙之自己的孩子,也都是老大老二地叫。
甘景枳笑了笑,“我就是把自己的想法加到孩子身上了。”她希望一家团圆。
这次回沙河村,甘景枳主要是看看沙河村的情况,所以抽空又去采石场看了看。
那天坐拖拉机回来路过采石场的时候,甘景枳看去,感觉开采的面积增大了,目测好像有三台机器,工人虽然都带着安全帽,但是有好多她都不认识,应该是请了别的村的村民。
现在带着安全帽跟着甘文友一起到了采石场,甘景枳才看清楚,碎石机增加了到三台,还有传送带,另外还有甘景枳看不懂的机器,有模有样的。
甘文友跟她说了每天的产、成本,一年的整体利润。
还说现在一共有十台运输卡车,雇佣的工人村里人占一半,还有一半是附近村子的人,石河村的也有。
甘文友说:“基本上在采石场干活的工人,做五六个月就能买得起自行车了。”
这样看来,采石场的工人一个月的工资大概在四十块钱左右,因为一台自行车的价格现在是两百块。
甘景枳说:“采石场现在的发展已经很好了,我已经帮不上什么忙了,以后就看你们自己的了。”
甘文友对这话很不赞同,“要不是有你,也没有今天的采石场,以后有问题我还是想听听你的意见。”
“小叔,我说的是实话,我就是能在前期给你出出主意,现在你把采石场发展得这么好,也算是有了做大做强的经验,以后要是有什么想法,按照采石场的步骤来就可以了,我已经没有什么能够帮你了。”
甘文友不管甘景枳说什么,他相信的是她的眼光,所以以后有什么想法,他还是打算先听听她的意见再去施行。
所以现在,他没有在这个问题上跟她辩论,反正只要有问题找她,她都会想办法帮忙解决的。
这一趟回来没什么大事,甘景枳在沙河村待了三天,就打算回去。
梁长琛就快要去上战场了,她还要回去送送他。
不过阿婆和甘文霞难得回来,她们还想多待几天,不着急回去。
就在甘景枳带着小团子打算离开的时候,福仔的大伯二伯找到家里来了。
起先,两个大男人还有些扭捏,不知道怎么开口。
甘景枳以为不是来找自己的,所以径自回屋里收拾东西了。
东西收到一半,甘文霞喊她到院子里。
甘景枳走出来,看到福仔的大伯二伯坐在院子里的石桌旁,正看着自己。
她以后地走过去,“你们要跟我说什么?”
福仔的大伯和二伯互看了一眼,眼神里都有催促,都像是在说:你来说。
甘景枳不喜欢浪费时间,现在小团子在睡觉,再过半个小时就该醒了。
“你们要是开不了口就算了。”说着就打算起身回屋里继续收拾东西。
福仔的大伯、二伯慌忙叫住她。
然后福仔的大伯叹了口气,鼓起勇气开口。
原来这两人听说福仔出国留学了,觉得福仔应该很有能耐,想让福仔帮他们的两个儿子,也就是福仔的两位堂哥安排工作。
甘景枳似笑非笑地看着他们。
福仔出国后,为了省钱,一个月只打一个电话,而且都没有超过五分钟,还是从别的城市赶到小梳子的城市一起打的。
而这五分钟里,从来没有提过他大伯二伯这两家人,可见在他心里,其实是有恨的,时间过了这么久,他并没有原谅他们。
再说了,福仔出国是自费的,是他这几年在周末、节假日的时候做生意,平常帮人修理一些机器家电赚的,都是辛苦钱。
说不定在国外花销大,还会偷偷去洗盘子呢。
福仔从来没有奢望过自己的大伯二伯会帮自己什么,他有今天,全部都是他自己努力赚得的。
没有想到他的大伯二伯这两家人脸皮这么厚,还好意思却找上门来想让福仔帮忙。
福仔能帮什么忙?
且不说他现在身在十万八千里的国外,联系一次都要经过层层转接,电话费还死贵。
就算他没有出国,他还没有毕业还是学生呢,有什么能力有什么关系给两个对他不好的堂兄安排工作?
甘景枳说:“我怎么不知道福仔有能力给别人安排工作呢?”
福仔的大伯笑嘻嘻地说:“就算福仔没有这个能力,你有啊。我们听说你在外面干了大事业,办了好几个工厂,只要能到你厂里工作,就给解决户口问题。”
甘景枳冷笑,原来是在这里等着她呢!
“你们是从哪里听说的?”
“村里好多人都知道的。”
“就算是这样,我凭什么帮你们?”
“你有能力了,帮帮村里人不是应该的吗?”
甘景枳抱着手臂,眼神来回扫了一眼面前的两个大男人。
“那你们想让你们的儿子在我的工厂里做什么工作?”
福仔的二伯听到甘景枳这么说,就以为有戏,抢先说到:“就做管理的岗位,管管人,不用太累的。”
甘景枳真想给他鼓掌。
脸皮是真的厚,否则怎么能说出这样的话来呢。
“我跟你们好像也不是太熟吧,我凭什么随便帮你们安排工作?”
福仔的二伯急了,“怎么不熟呢,你爸和你后妈认了福仔当干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