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卫华不用跟着你一起去吗?”
“不用,我肚子大了,快要生了,不会怎么出门的。”
“你生了谁照顾你月子呢?”
“有李秀姐呢,还有妙雪,我姑姑也在省城,有她们就够了,再说了,小桃还要上学呢,你们跟着我去了,小桃怎么办?”
“那好吧。”
甘景枳是她见过的最好的嫂子了。
人长得好看就不用说了,还懂礼貌,尊重人。
她不懂城里的好多规矩,嫂子从来不嘲笑她,还认真教她,是个很有同理心的人。
嫂子教自己的孩子玩游戏认字的时候,也会一起教小桃,对小桃跟对自己的孩子一样,一视同仁,做好了夸奖,做不好了要罚。
她很羡慕嫂子,懂得很多她不懂的文化知识。
她还听嫂子对着电话讲英语……
很多很多事情,是她一个农村出来的女人没有见过的。
所以她很佩服嫂子,把她当成了自己的榜样,即便她知道自己不论怎样都不可能成为嫂子那样的人,但仰望着嫂子,把她当成目标,她坚信自己会变得越来越好。
所以,她很听嫂子的话。
嫂子让她干什么,她就干什么,不让她干什么,她就不干什么。
因为嫂子不会害她,嫂子的安排都是最好的。
甘景枳觉得王青翠对自己的态度有些过于盲从了,她想了想,说:“嫂子,你和卫大哥来投靠我,只是为了生活能过好,并不是把自己都奉献给我们,你们不是我的附属品、仆人,所以不论我做什么决定,你们要是不愿意,是可以拒绝我的。”
中午,梁长琛回来的时候,脸色有些凝重。
吃过午饭后,甘景枳本想问问出了什么事情,黄海昌却来把他和宋瀚文给接走了。
一看到黄海昌,甘景枳就预感发生了什么事情。
他们走后没多久,卫华就回来了。
可是卫华今天下午原本是要送货去省城的。
甘景枳问卫华:“发生了什么事情?”
卫华摇头:“团长没说,就让我回来守着,以防万一。”
没有告诉她,也没有跟卫华说,那应该是要保密的事情。
甘景枳反正也不出门,就没再纠结,在院子里教孩子们认字。
林妙雪和王青翠还有李秀在做油糍粑。
现在没有各种辅助工具,做什么都需要人工。
糯米一早上起来就泡上了,泡了几个小时时间刚好,放到石墨上磨成米浆。
磨好的米浆太稀了,不利于成型,还要用纱布把水分全部挤出来,然后加点油,适量的糖,揉搓均匀,成为了可以做糍粑的糯米团。
甘景枳看着她们起锅烧油后,就把画本纸笔都收了,带着孩子们围在旁边等着吃。
李秀揪出一个个小剂子,搓圆,做成空心密封的一个个圆球,然后等油温差不多,就把一个个空心糯米圆球小心放到油锅里。
用筷子小心在锅里搅动,既不能让糯米球黏在一起,也不能让糯米球破洞。
没多久,糯米球开始膨胀浮起来。
筷子换成漏勺,施力压在扶起来的糯米球上,一遍施力一边打圈让糯米球沉浸在油里滚动,从而三百六十度都能轮换受热。
渐渐地,糯米球不再膨大,颜色慢慢变成金黄。
直到表面的金黄色上色均匀,就可以起锅了。
下锅时不过乒乓球大的空心糯米球起锅时变成了一个个大橙子,不仅孩子们见了高兴,甘景枳也佩服。
这种油糍粑虽然做法简单,但是更考验手艺,空心糯米球必须整个球面都捏得厚薄均匀才行,否则容易破洞漏油,在锅里炸的时候不是沉底就是爆油,膨胀不起来勉强炸熟了也不好吃。
在沙河村的时候,每逢喜事,大家都会做这个送礼,好看又体面。
但是没有几个人有这样的手艺,都是老一辈熟能生巧才能做好。
甘老太太就做得不错,所以谁家有喜事要做礼,都会叫甘老太太去帮忙。
李秀不过三十多岁就能有这样的手艺,实在难得。
甘景枳拿了一个,用力一捏,破了一个洞,拿了碎块放进嘴里,刚炸出来的糯米油糍粑吃起来香香脆脆的,她掰成两半,分给小南小北吃。
小桃比较大,她拿了一整个给她,小容易牙齿还没长多少,她又拿了一个,掰了一小半给他,自己吃剩下的一半。
几个孩子也不会闹谁多谁少,因为甘景枳早就教育过他们不能争抢,何况就连小容易都知道,家里吃的从来都不会少,想吃什么都会有,所以没有必要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