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子里响起一片善意的笑声。
郑英东继续道:“你大爷爷和你三爷爷的事情,别说你不知道了,就是你大爷郑泰山跟你父亲他们俩都不知道!
不过你奶奶或多或少的知道一点,但也所知不多。
既然你小子想听,那我就跟你说道说道,也好让你三爷爷了解一下,他不在家的这些年,咱们老郑家发生过什么事情……”
……
通过爷爷的讲述,郑坤知晓了他老人家,为什么会选择对全家隐瞒真相的原因。
1946年,年仅17岁的郑英伟,执意要去投奔在解放军某师担任团长的大哥郑英杰。
家里自然死活不让,于是,在一天漆黑不见五指的深夜,郑英伟带上简单的行李,悄悄离开了家。
之后过了大概一个月的时间,郑家收到了长子郑英杰战死疆场的噩耗,除了得到一本烈士证书,一件郑英杰生前穿过的衣服,以及,一支他曾用过的旧钢笔、两枚军功章外,家属连他埋葬在了哪里都不知道……
郑坤的太爷太奶念子心切,虽然平日里嘴上不说,但时常背着郑英东偷偷抹眼泪。
不想让家中老二看到,就因为他们二老不想让郑英东再离开家。
一直到了1948年,家里始终没有得到郑英伟的任何消息……
逐渐地,郑英东心里对弟弟生出一股埋怨,责怪他不该偷偷离家去参军。
到了那年年底,部队终于派人来了家里。
多年的期盼,只换回来了一纸烈士证明,二老也因为先后失去两个儿子,悲痛之下,纷纷病倒,不久便撒手人寰。
守着往昔吵闹、如今却清冷的四合院,郑英东心里,对自己不听话的弟弟,更加地心生抱怨。
接下来的几年,一直是各种运动,郑英东也因为自身成分的原因,一直到1950年,也就是他刚好三十岁的那年,与邻镇跟他成分相同,年龄比他小五岁的一个女孩子结了婚。
之后的日子,他们两口子一直在清贫中度过。
等苦日子终于熬过去,两口子也都老了,老伴没来得及享几年福,就不幸在一场大病中故去……
关于自己大哥跟小弟的事情,郑英东本打算一直隐瞒下去的,最好是带进棺材里,随着时间慢慢腐烂、遗忘,最后消失。
但他没想到,自己的弟弟竟然还活着,更没想到,他发誓只要再见到那张,自己一直深深思念着的亲切面孔,他就一定会扑上去狠狠地给他一巴掌!
可是真正见面了,他却什么都没有做。
酝酿了大半天,只是说了句:
“回来了。”
接着就老泪纵横,很快泣不成声,哭得跟个孩子似的。
在郑英东的心底,终究还是有着弟弟郑英伟的一块地方。
那块地方空了几十年,等郑英伟回来之后,补上了。
也圆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