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虽然上了年纪,但还没有糊涂,他可是记得清楚,刚刚靖江世子可是声称这\\\"玉哥\\\"乃是府中犯了差错的下人,怎地现在又变成了靖江宗室?
无须多问,这里面定然存在着不为人知的隐情,否则身为靖江世子的朱亨嘉决然不会这般遮遮掩掩,脸色大变。
\\\"哦?靖江宗室?\\\"
待到朱亨嘉一语作罢,两广总督胡应台的脸上便是露出了一抹意味深长的笑容,令面前的靖江世子不由自主的低下了头颅,不敢与其对视。
作为代天巡狩的两广总督,胡应台的心思自是异于常人,电光火石之间便是意识到了其中端倪所在,也猜到了靖江世子朱亨嘉为何改口,称\\\"玉哥\\\"为靖江宗室。
国朝初年,太祖朱元璋颁布\\\"皇明祖训\\\",在规定宗室享有诸多特权之外,还特别声明,如若宗室犯法,当由宗人府过问,当地官府皆是无权过问。
面前的靖江世子之所以迅速改口,称\\\"玉哥\\\"为靖江宗室,便是不想自己插手过问,免得掀起更大的风浪。
只可惜,靖江世子朱亨嘉的话语却是存在着明显的\\\"弊端\\\",根本经不起半点推敲。
皇明祖训在规定宗室享有种种特权的同时,还将\\\"宗室取名\\\"的权利收回到中枢。
反有宗室出生,必须上报朝廷,由宗人府按照其辈分,为其取名,并且将其名讳载入到宗室玉牒之中。
虽然随着时间的流逝,朝廷因为无法负担日益庞大的\\\"宗室俸禄\\\",便刻意放缓为宗室取名的进程,导致一些低阶宗室人至中年,还不能享有自己的名讳,待遇尚且不如寻常的市井百姓,但此等景象也仅仅局限在低阶宗室。
倘若朱亨嘉口中的\\\"玉哥\\\"乃是靖江宗室,冲其能够生活在靖江王府之中,而不是宛若流民百姓一般流亡街头,便能推断其身份定然不同凡响。
若是\\\"玉哥\\\"身份乃是靖江王府中的下人,冲朱亨嘉前后矛盾的言论及隐晦不定的脸色,便更能说明\\\"玉哥\\\"或许便是知晓颇多内情的知情人。
\\\"靖江宗室!\\\"
一瞧两广总督胡应台脸上那耐人寻味的笑容,朱亨嘉便知晓面前这位封疆大吏已然对\\\"玉哥\\\"的身份产生了怀疑。
但事已至此,他也只能硬着头皮,继续\\\"胡搅蛮缠\\\"下去。
毕竟只要他一口咬死这\\\"玉哥\\\"乃是靖江宗室,就算面前的两广总督有所怀疑,却也无权过问。
毕竟像他们这些宗室子弟,即便是触犯了国法,当地官府也是无权过问,只能上报宗人府。
\\\"既如此,还请世子爷将这玉哥请出,本官倒是有几句话想问问他。\\\"
就当朱亨嘉想入非非的时候,胡应台骤然严肃的声音便是与其耳畔旁炸响。
近乎于下意识,朱亨嘉一脸惊恐的抬起头,瞬间映入眼帘的,便是胡应台那张不怒自威的脸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