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但宣帝这一刀子把殿下捅得有些疼。”
……
……
“他回去了。”
“嗯,他终于回去了!”
“还是不去和他见一面?”
“……再等等。”
晚风吹起了徐云清的面巾,夕阳落在她的脸上,有些许欣慰也有些许失落。
从边城又来到了这里,她和苏长生在这片领地转悠了一大圈,亲眼目睹了这地方的变化。
这样的变化是惊人的,令她难以相信。
她原本以为傅小官至少还需要一年的时间,才能将这自治区给稳定下来,才能谈发展经济改善民生。
她没有料到傅小官仅仅只用了半年的时间就让这外族之蛮人归了心!
自治区而今至少在明面上没有了任何反对的势力,所有人似乎都在期待着他那一系列新政能够带来的变化。
尤其在暮阳盐场的成功之后,这些荒人似乎看见了新生的希望。
这令徐云清很欣慰,自己的儿子,果然是有大本事的人!
她的脸上露出了一抹笑意,望着车队早已消失的方向,忽然说道:“大师兄,还得麻烦你去帮我送一封信。”
“好,送给谁?”
“计云归,请他去武朝。”
“你担心他在武朝会遇到麻烦?”
“……武朝千年七阀,尾大不掉。明面上看武朝乃五国之首,事实上这七阀已经在武朝织成了一个樊笼。”
“武朝科举不振,选士以举荐为主。七族门下的弟子身居高位,举荐之人不计其数。”
“陈氏掌握着武朝近半的盐矿,周氏几乎垄断了武朝的铁矿,单单盐铁这最重要的两项,他们所获得的利益就比国家的税入还要多……武朝织造司掌握在韩氏手里,漕运被吕氏把控等等。”
“小官登基为帝,他必然会知道这些沉珂,按照他的性子,定然会大刀阔斧的去改革……这刀会落在七族的脖子上,武朝,会乱的!”
看着夕阳下归去的车队,徐云清满心忧虑。
或许……他还是当个临江小地主更好吧。
【第七卷 终】
卷八 玉京秋
又见雪飘过
武朝天德元年正月十三,寅时。
刮了一宿的大风终于小了,天上飘起了鹅毛般的大雪。
观云城东城区东大街的一处院子里的灯火亮了起来,陈苏源打开了卧房的门,寒风夹着大雪袭来,他打了个寒颤,紧了紧衣襟退了回去,又关上了门。
“快把老夫的官袍取来……叫厨房做一碗酸辣片儿汤,这鬼天气,冷死个人了!”
“这不距离大朝会还有足足一个时辰么,老爷,这么心急干啥?”
陈苏源年前才刚纳的小妾、曾经流云台的花魁燕雀儿掀开被子起了床,套上了一件貂裘取来了官服,在暖炉上烤着,偏着头看了看陈苏源,又道:“以往老爷都是不疾不徐,至卯时初才出发……难不成那小皇帝比太上皇还要更加严厉?”
“住嘴!”
“没大没小的东西,注意自己的身份!”
陈苏源一声呵斥吓了燕雀儿一大跳,她愕然张了张嘴儿,却不敢再吐出半个字来。
以往老爷可从未曾对她说半个重字,但自从小皇帝登基以来,老爷的心情就不太好,但也从未像今儿这般严厉。
今儿老爷是怎么了?
“你给我记住,无论在家里还是在外面,嘴边千万别挂着小皇帝小皇帝,那叫德宗皇帝!”
陈苏源狠狠的瞪了燕雀儿一眼,又道:“周同同那老狗养了数不清的小狗,若是被那些狗咬到……莫说你,就是老爷我这个门下侍郎只怕也会吃不了兜着走!”
燕雀儿撇了撇嘴,低声回道:“奴家知道了。”
陈苏源悠悠一叹,“知道就好,咱们这位德宗皇帝可不是简单的人啊,精明得紧,可没武帝那般好糊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