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5章(1 / 2)

公子凶猛 堵上西楼 1428 字 11个月前
🎁美女直播

这就是文能作笔治国家,武能提刀平天下!

她们当然引以为豪!

随后便聊起了诗词文章,说起了红楼一梦与虞朝少年说等等。

傅小官原本以为武将出身的彭于燕对于这些东西仅仅是喜好,却没料到她居然对圣学对诗词也颇有一番见地,二人惺惺相惜,他心里也才明白这女子果真是个奇人,难怪虞春秋会娶她为妻,还是独一个。

话题如春风细雨般无声润物,轻飘飘又转移到了时政之上。

“你们恐怕还不知道,北边又有了动荡,倒不是荒人南下,而是躲在平陵山脉的宫身长。这厮不知不觉之间队伍居然壮大到了五余万。他的背后有荒人的影子,我估计是荒人为他提供了武器和战马。在这数月之间,他又洗劫了忻州附近的几个城镇,用抢来的银粮招收了平陵曲邑两个县的百姓——这两个县太穷,老百姓根本吃不饱,谁给一口饭吃他们就能为谁卖命!”

彭于燕一声叹息,悠悠又道:“其实吧,没有人愿去过造反的日子,可也没有人想要饿死啊,所以,贫穷,就是一个国家动乱的根源!”

傅小官深以为然,在吃了上顿没下顿的日子里,这些人自然没可能读书的。越贫穷的地方民智越难开启,在傅小官看来,这并不是他们的过错,因为人的第一需求是活着,他们的追求也就是活着。

至于活得像什么样,这显然不再重要。

那么过错在于谁?

在于天下读书人,在于庙堂所有的官员,也在于当今圣上。

这番话他自然没有说出来,他仅仅是无奈的苦笑,摇了摇头道:“千里之堤溃于蚁穴,那地方沉疴以久,是虞朝的一大隐患。事实上这样的隐患还不少,比如苗疆,比如西荒。造反是需要大量的人的,正如你所说,谁给一口饭吃他们就能为谁卖命,这两个地方也极为贫穷,便会滋生出造反的温床。”

虞春秋点了点头,“所以其根源还是贫穷,如果能够让他们富裕起来就好了,哎……!”

“陛下正在推行新的经济方略,但以我的估计要见到成效可非朝夕,所以这匪还是得剿的。北部边军可有动向?”

“有,而今北部边军主帅是彭成武,我父亲当年收的义子,也曾经是父亲麾下的一员大将。我曾去信问过,他说平陵山脉地形太过复杂,去剿了几次,皆无功而返。可惜了,如果他有一只你所说的那种山地师团,这事儿就简单很多。”

破阵子

傅小官沉默下来,想的是自己武朝之行回来之后是要去屈邑平陵二地的,到时候得叫白玉莲将那两千特种兵调往平陵邑。

那将是第一次对这只精英队伍的检测,以两千对五万,这似乎有些扯淡,可在傅小官的认知,他相信只要那支队伍能够严格完成所有的训练,在山地战中,他们是可以做到的。

如果他们打不赢,自己在那两地就没有存在的必要,更不用说发展作坊促进商业了。

那可是会要了小命的!

看着傅小官满脸的凝重,彭于燕便觉得这就是一个忧国忧民的少年,根本没有料到他仅仅是为了自己以后在那地方活下来而算计。

“你也无须太过担忧,倒是金陵……”彭于燕看了看虞春秋,虞春秋微微的点了点头,“金陵的费阀施阀虽然倒下,但还有很多人是想你死的,你切莫大意了!”

傅小官并不惊讶,他嘴角一翘,说道:“其实我很讨厌那种背后捅刀子的人,说来你们肯定不信,我宁可去平陵剿匪,也不愿意在上京防备那些小人破事——”

他的话音一顿,来了个一百八十度的转折,问道:“费安,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人?”

虞春秋沉默数息,“他是一个了不起的人!”

看着傅小官愕然的眼神,虞春秋又道:“他执掌南部边军二十余年,虽然这地方并没大的战事,但他却并没有疏于训练。四大边军我以前都去看过,若论战力,当以北部边军最强,然后我以为就是南部边军了,而西部边军在薛定山执掌的这八年间,只能说没有退步。最不堪的是东部边军,不是我背后说燕北溪坏话,燕浩初就不是治军的料,其实这么些年燕浩初都没有彻底的掌握这支军队,实权更多的是落在他的监军蒋高远的手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