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和四十六年冬,彭大将军病逝,享年六十六岁,在他临终时将独女彭于燕许配给了虞春秋,时年,虞春秋二十一岁,彭于燕十八岁。”
“这是因为在泰和四十五年,虞春秋离开了稷下学宫,来到了镇国公府,向彭大将军讨教战策一书,结果彭大将军将他丢给了彭于燕,然后成就了那番良缘。”
“所以而今的镇国公府依然在,只是却早已空落,仅仅成了北部边军的一处曾经辉煌的象征。”
傅小官和董书兰二人仔细的听着,这才明白镇国公府衰败的缘由,不禁有些唏嘘,却又多了许多赞美。
在傅小官的心中这位彭大将军的形象顿时高大了起来,心想这人倒是性情中人。
董书兰想的却是人家大名鼎鼎的镇国公终身仅仅只有一妻,哪怕绝后也未曾纳妾,而你傅小官……现在已经三个了!!!
虞问筠沉默片刻,又说了一句:“听闻他的女儿生得也不美丽,但二人琴瑟和鸣亦师亦友,彼此却相敬如宾,另外就是……这位虞春秋虞大将军似乎走上了彭大将军一样的路,他也仅仅只有这一位妻子,不一样的是他们生了二子一女。”
傅小官摸了摸鼻子,讪讪一笑,“这么说来,彭于燕才是虞大将军的老师了?”
“也不能这样讲,二人在彭大将军的病榻前成的婚,彭大将军仙逝之后,遵循他的遗愿,二人守孝半载,随后便同游天下,去了许多地方,拜访了许多名将,所以虞春秋的学问挺杂的,但最终他都将其整理在《战策》一书的补遗里。”
一席聊天,傅小官对虞春秋和彭于燕这对夫妇有了初步的认知,心里已然笃定,南部边军对他而言绝无半分威胁。
彭屠是一位纯粹的将军,因为纯粹,才成就了他的一世英名。
虞春秋是彭屠的女婿,虽然他生在帝王家,但想来他是明白这个道理的。
就算他不明白,他的那位叫彭于燕的妻子,也定然会让他明白。
马车驶入了大将军府。
傅小官撩起车窗看了一眼,正见一杆大旗在春风细雨中飘扬!
初见
这大将军府有些出乎傅小官的意料。
颇为简陋,丝毫没有傅小官所以为的那种大气森然。
它的围墙低矮,并无高大门楣,门口也没有石狮据马,仅仅站着两个穿着盔甲腰挎朴刀的士兵。
随着窦韬进入了将军府,也没有前花园,在青石路面的右边有一排简易的房子,而左边却拴着两匹黑的发亮的骏马。
走入月亮门,就来到了这将军府的中庭,两旁各有二层小楼,并无假山亭台。
穿过中庭便来到了后院——后院极为空旷,两侧竖立的武器架子上仅仅放着一把长刀。所以这并不是后花园,而是一处演武场,仅仅只有这院子的一角有一颗长势极好的桃树。
桃花已然绽放,为这处萧瑟的院子增添了两分靓丽的色彩。
就在傅小官三人打量之时,旁边的一栋小楼里走出来了两个人。
前面那人穿着一身素色麻衣,身材魁梧高大,那张略显四方的脸上,两道笔直的眉如平举之剑,眉下的那双眼不怒自威——这人是个美男子!
而跟在他身后一步之遥的那妇人却穿着一身细碎花布棉袄,头发随意的头上挽了个发髻,随意的用一根黄杨木的簪子插过。
她的脸很普通,她的眉眼也很普通,就像随意的生在脸上,仅仅是生对了地方,却并没有加以修饰。
她的额前留着齐眉的刘海,但傅小官依然看见她的左额上有一块黑色的疤痕顺着眉梢一直延伸至耳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