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战无不胜的吴军,却是越打越弱小,到了后来甚至连卫国鲁国宋国都打不过。
夫差想破头都想不明白,这是为什么。
至于吴国国内,连年的战争导致人口凋零,百业疲惫,民众怨声载道军心士气一落千丈。
以往有儒家的支援,可以花钱购买各类物资,平息国内的压力。
可儒家撤资之后,吴国拿着财货都买不到东西。
晋国楚国一起施压,吴国之前连年出兵更是将四周邻国全都得罪了个遍,现在已经是四面……三面楚歌。
至于吴国的中流砥柱,孙武训练出来的那些精锐甲士,也是逐渐在连年的战争之中被消耗一空。
这些甲士训练不易,需要投入大量的资源。
吴国国内不是在打仗就是在打仗的路上,国内生产凋零的厉害,之前还能靠儒家撑着,现在儒家也抛弃了吴国,自然是百业凋零,甚至就连种的粮食都不够吃的。
没有了物资,当然训练不出精锐甲士。
没有了精锐甲士,自然也打不赢战争。
战争打输了,距离亡国自然也就不远了。
吴国向着亡国的深渊一路狂奔的时候,李云泽收到了李耳从函谷关送来的礼物。
真正的原版手抄《道德经》!
新儒行天下
春秋时期各国征伐不断,强国接连称霸,成为了天下的主角。
已经很少有人还记得,这天下真正的主人是谁。
虽说这主人早已经有名无实,被往日里养马的驾车的种地的服侍做饭穿衣的仆役们反客为主了,可至少名头还在。
这个名头,就是天子,周天子。
周之前为人皇,天地人三才平等而立。
姬发联络对纣王改革不满的商贵族偷家,成功击败主力不在家只能带奴隶打仗的纣王后,直接降低身份将人落在了天之下。
这个天子,成了天的儿子。
既然是儿子,辈分自然是落下了一辈来。
开始的时候,周天子还是很猛的,带着天子六师征讨不臣,四方威服。
不过后来就完蛋了,尤其是直接控制的土地面积被围了起来,内部繁衍的贵族又是越来越多,结果就是内卷到天崩地裂。
天子是天下间地位最高的,所以其都城内该有的都有。
像是藏有大量书籍的图书馆。
曾经的图书馆管理员李耳,看透了洛阳城内的惨状,最终在做了数十年的管理员之后,彻底绝望之下选择了辞职走人。
他骑着青牛一路西行,来到了函谷关。
入关之前,李耳想起了当年与李云泽的话语,写下了一本手抄的《道德经》托人将其一路千里迢迢的送到李云泽的手中。
看着手里的原版道德经,李云泽询问送信之人“老子何去?”
“遁入景室山隐修。”
所谓景室山就是后来的老君山,也是秦岭余脉伏牛山的一部分。
也就是说,老子李耳并未像是佛门吹嘘的那般,西行化胡。
有了这个结果,李云泽也就满意了。
他美滋滋的将真正意义上的原版《道德经》收藏起来,至于有没有什么岁月的沉淀云云,压根就不在乎。
他看中的是收藏的意义,又不是靠这个发家致富。
时光匆匆,又是数年过去。
曾经东南小霸王吴国,在两大金主先后撤资,主要人才归隐跑路之后,终于是扛不住了。
楚国完成了复仇,攻破了吴国的国都,吴王夫差在绝望之中自尽。
哪怕是有李云泽搞定了越国,可太过于膨胀的夫差,依旧是依靠自己的骚操作将吴国带入了灭国的坑里。
消息传来,李云泽仅仅是看了一眼就不再关注。
他灭的国多了去了,多到自己都记不住的程度。
只要结果是自己想的那般就行,别的全都无所谓。
孙武回来做了讲师,一边写自己的经验总结,一边做军事学科的讲师带徒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