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子百家虽多,可收取门徒却是严格的很。
因为资源有限,只能是集中资源培养真正有天赋的弟子。
别说百里挑一了,那都是千里挑一乃至于万里挑一。
像是李云泽如此这般广泛撒网的,天下间别无分号。
野正是因为如此,来报名的人实在是太多。
通过晏婴的关系,李云泽借用了一处齐国的军营做考场,用了十余日的功夫,方才从众多报名之人中挑选出来了三百出身齐国的学生。
从这一点上看,齐国的国力的确是远超鲁国。
李云泽在鲁国待了那么久,也不过才收了二三百的学生,可齐国这里半个月就收到了三百人。
这不仅仅是人口上的差距,更是国力上的差距。
识字的人更多,身强体壮的人更多。
这些学子之中,多为孙武这般齐国各大家族的旁系庶出。
他们大都接受过基础教育,可因为出身不高不可能得到家族的支持与重用,至于说继承家业什么的那就更别想了。
所以想要出人头地,就得求学外出去别的地方打拼。
李云泽对于招来的学子以贵族子弟为主,倒也没什么别的看法。
这个时代就是如此,普通人为了生活奔波,哪里有时间去读书写字,更别提强身健体了。
相比之下后世那些接受着义务教育,却不愿意好好学的,真该看看那些想求学却不可得之人的绝望眼神。
临淄城内什么都不缺,李云泽迅速给新学子们置办了全套的新儒服,给他们配上青铜剑与弓。
若是再有甲胄的话,这简直就是一支军队了。
实际上孙武也是按照操练军队的方式安排行军的。
出了临淄城,第一天就狂飙到行军五十里地,当天晚上就人累吐了。
至于说脚底起水泡什么的,那都是不值一提的小儿科。
孙武大声喝问“可有人受不了,想要退出的?”
众人全都是沉默以对。
“既如此,吃饭睡觉!”
离开临淄城后,李云泽带着弟子们直奔晋国而去。
临淄城与附近近郊区域自然是繁华热闹的。
可出了临淄城之后,越是偏远的地方,齐国的另外一种特产就越发的多了起来。
这种特产,叫做劫匪。
寻常劫匪自然不会劫掠一支看起来像是军队的队伍,更何况这支队伍只有一辆马车,没有货物。
做劫匪是为了求财,不是为了求刺激。
所以开始的时候,李云泽这一路畅通无阻,并未遭遇什么危险。
不过随着沿途许多商队主动请求一起同行,后面的事情就逐渐有了变化。
队伍的行军速度降低下来,四周也不时出现窥探的身影。
很明显,一场风暴即将席卷而来。
东周列国志(下)
晋国与齐国都是当世大国,经济发达自然来往商路繁忙。
同样自然的是,商路繁忙了就会滋生劫匪,一如家里挖出石油,就会滋生霉菌一般。
商队们虽然会配备护卫,可沿途的劫匪实在是太多了,完全就是防不胜防的那种。
至于有人说为何不再多配置些护卫,甚至调动军队护送什么的……
商队的利润收入是有限度的,全都用来配置护卫了,还赚什么钱?
至于军队……这时代哪有一心为民的子弟兵啊,这时代的军队都是私军,不是国君的就是贵族的。
剿灭盗匪,为商队庶民护卫?
几个菜啊,能醉成这样。
李云泽带着数百弟子,以行军的方式出现在了道路上,自然就引起了商队的注意力。
行军队列,背弓悬剑,全都是猛男壮汉。
只要不是劫匪,自然就会有人来寒暄。
这一寒暄,还遇上了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