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话自然引起了晏婴的兴趣“愿闻其详。”
“他杀人呐。”之前在晏婴眼中那就是满脸凶狠之色的李云泽,居然露出了悲天悯人的神色“楚王杀贵族,还抢了人家的财货与封地。一次两次也就算了,毕竟是大王,干掉几个得罪自己的倒霉蛋也属寻常。可他这种事情做起来没完没了,杀蒍掩,夺斗韦龟父子封地,抢许围,辱蔡洧等等等等。”
李云泽舒了口气“楚国贵族人人自危,害怕自己成为下一个倒霉蛋。这种情况下,楚王自然是就快要倒霉了。”
与后世的集权不同,这个时代的诸国,是真正意义上的封建。
分国土,建诸侯。
周天子且不去说,毕竟几百年下来,周天子也就剩下个大义的名分,寒门子弟连洛阳二亩薄田都分不到。
各国诸侯之下,都是卿与士大夫。
他们形成了一个有一个的家族,有着自己封地的家族。
与其说是家族,不如说是一个个微缩的国家。
各个家族在自己的封地上都有军队,有税收,有物资,这就是国家,区别只在于大小而已。
而各家族之下还有各自的封臣,也有自己的领地一应俱全。
真正直接属于国君的土地与人口物资,其实很少。
若是国君拥有的人口物资很多的话,哪里还会有齐国的内乱,鲁国的三桓夺权,三家分晋这些事儿。
之所以国君实力弱,根本缘由就是封建制度。
臣子有人立功了,就得给人家分封地盘好处,不封都不行。
可分封的地盘,自然不能是从封臣手里抢,只能是从国君拥有的土地去分。
随着时间的流逝,国君的土地越分越少,自然实力越来越弱,结果就是要么被分家,要么被替代,要么被灭国……
对于这些有兵有钱有地有产有物资的楚国贵族来说,楚王做了超出约定俗成规矩的事情,必然是要遭到反噬。
解释了一番楚国的这些来龙去脉,李云泽这才对晏婴说道“这一战赢定了,就看齐国想要如何赢,用来提升国威。也不用担心楚王的报复,最多两年之内,楚王就该换人了。”
这番话说的晏婴震撼不已。
连他这位齐国的国相,都没有想到这些!
他只想到了楚军劳师远征,恐不能持久。
而之前在鲁公宫殿内的时候,听到孙武的解说,也只是更进一步的确定楚军打不赢必然会退兵。
也就是说,他身为齐国国相,眼光也最多只有几个月而已。
可眼前之人,却是能够看到数年之后的楚国是个什么样子。
这可不是随便口胡的,之前说的些全都在理,用晏婴自己的理解,同样是极为有可能会发生。
什么叫做经世之才?
这就是了!
短暂的震撼之后,晏婴突然放下了酒尊,起身之后来到李云泽的面前行大礼。
心知肚明的李云泽当即询问“晏子这是何故?”
晏婴郑重其事的表态“请先生入齐,某愿举荐先生为齐国相!”
作陪的孙武手都在抖。
自己的师父果然是有真本事的,晏子都愿意让出国相之位来请。
毫无疑问,这次拜师绝对没有错。
这边晏婴还在劝说“先生有管仲之才,某愿意……”
李云泽已经非常干脆的摇头了。
“某不会出仕,或者说,出仕并非某之所愿。”
李云泽淡然的说道“某心中所想只有一件事情,那就是创立学派,教导学生来推动天下的前进。出仕齐国之事,晏子无须再提。”
这可是做齐国的国相呐。
齐国虽然不如晋楚,可也是天下第三的大国。
做了国相,封地名誉什么的都会接踵而来,多少人求都求不来……
李云泽笑着摆摆手,随即端起了酒爵“来,共饮。”
晏婴是带着遗憾离去的。
像是孔老二这等人才,却不能为齐国所用,真的是太遗憾了。
好在晏婴人品不错,不至于搞出得不到的人才就杀掉的事情来,从而保住了齐国。
没错,真要是想搞得不到就毁掉,那被毁掉的肯定不会是李云泽,只能是齐国倒霉。
修整了十余日,派出的使者已经从楚王那边回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