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未曾想,居然是个类似吕不韦的文士形象。
“昌平君。”
嬴政转悠了几圈,嘱咐说道“你去问问此人,何为王道,何为霸道。”
“嗨。”
正所谓秦嗨汉喏唐唯唯,小日子哪儿现在还在茹毛饮血呢,他们的口音与对中土文化的学习,要到唐朝的时候才会出现。
这都是中土原产的。
昌平君二度来到招贤馆找李云泽的时候,整个招贤馆都轰动了。
这里没人是蠢货,大家都很清楚的直到,李云泽这是引起了真正大人物的重视。
在这个时代里,有大人物的重视,才是飞黄腾达的基础。
在诸多羡慕妒忌恨的目光注视下,李云泽笑笑的回应昌平君“所谓王道,这是孟子说的,以德行政者王。实行王道之治就是保民而王,就是乐以天下,忧以天下。他的意思是说,人都不傻,对他好,他才会对你好。行王道者,可得天下民心,箪食壶浆以迎王师。”
“至于说霸道,这是法家的学说。”
说道这里,李云泽看了眼不远处的李斯“荀子言,故明其不并之行,信其友敌之道,天下无王霸主,则常胜矣,是知霸道者也。”
之所以看着李斯说,那是因为李斯的师傅就是荀子。
“霸道之说,人性自私且残,当以力胁迫,以财货诱之。面对敌手,当不择手段灭之,是为霸道。”
此言一出,众人纷纷面露失望之色。
很简单,但凡是称得上人才的人,都知道这些东西。
李云泽若是只懂复述别人知晓的东西,也就是个中庸之才。
昌平君等了一会,不确定的问道“先生就没有别的说辞?”
“自然是有的。”
李云泽颔首点头“在某看来,所谓霸道,就是谁不听话,就是直接大军开过去碾死他。所谓王道,就是在大军开过去碾死他之前,告诉他一声。”
‘噗~~~’
此言一出,不少人失笑。
也有人出列怒斥李云泽心性残暴不堪,过分仰仗武力乃是恶徒云云。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李云泽慢悠悠的说道“若是不臣,自当碾死。”
这可不是什么后世的段子,普天之下莫非王土是出自诗经。
当然了,这里的王指的可不是秦王,而是周天子。
只不过现在天下的格局,基本上就属于周失其鹿,天下共逐之,大家都想当天下一统的王。
昌平君有些神色古怪的笑了笑,向着李云泽拱手行了一礼“多谢先生指教。”
待到昌平君一行人离去,四周围观之人顿时做鸟兽散。
虽然看李云泽很是不顺眼,可也没人上前挑事。
这可不是战国时代的文化人都是好脾气,实际上这个时代的文化人就没几个是有好脾气的,他们只是打不过而已。
既然打不过,那就什么都别说。
毕竟这年头吵架的时候吵不过,那基本都是直接拔剑的。
李斯慢吞吞的靠过来,在一旁坐下说道“李兄不是道家的人吗?”
“是。”
“那为何对儒家与法家典故信手拈来?”
这个时代的诸子百家正是百花争鸣的最好时节,各家子弟都在为了各自学派的发展而竭尽全力,像是李云泽这般出口却是儒家法家之言的,也是少见。
“谁说某没有为道家出头?”
李云泽好笑回应“我后面说的,不就是道家之言吗?”
这话直接将李斯给说成了傻子状。
“不听话就直接碾死,这是道家的学说?!”
李斯惊讶的嗓音都变了,就跟公鸡叫唤似的。
这年头的文化人,读书自然不会自读自己家的,别的学派的书同样也读,也去了解。
为的就是兼容并蓄……好吧,直白的说就是为了偷师。
所以李斯很清楚道家的学说,可没有谁不听话就碾死的这一套。
“我说有,那就有了。”
李云泽摆摆手“你是法家的人,你觉得律法存在的意义是什么?”
一说到自己的专业,李斯的精神立马起来了“自然是以律治民,以法固统。”
“不是公平与公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