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事并未引起多少波澜,毕竟这消息在之前几日就已经传遍了长安城内外,大家伙早就有了心理准备。
就算是担心李云泽会就此不断的对勋贵们动手,可也没什么应对的办法。
勋贵们家中除了有些钱粮,有些兵器甲胄,有些家将门客奴仆什么的,别的也就什么都没有了。
这点东西,面对着权威愈盛的天子,就连大声说话的勇气都没有。
王不害的事情很快就被掠过,接下来才是今天的重头戏。
“陛下。”
主父偃站了出来,开始唱起了双簧“……奸商低价收粮……高价卖粮……以至谷贱伤农,米贵伤民……为大汉计,为天下百姓计,此事当有妥善处置之策。”
戴着冕旒的李云泽,目光透过垂下的珠子看向主父偃“此事自当有处置之法,丞相可有良策?”
“臣冥思苦想,略有一法,请陛下过目。”
说罢,主父偃将自己连夜赶出来的奏疏递给了内侍。
李云泽耐着性子看完了奏疏,颔首点头“此策大善,诸卿一起看看,议议。”
真正意义上的重要事情,在真正拿出来之前,其实就已经商量妥当了。
等到拿出来的时候,其实不过是在走个过场罢了。
一众坐在坐垫上的大臣们,纷纷传阅了主父偃所写的奏疏。
见着上面写的常平仓,以及最低保护价都是暗自称奇,这可真是个好主意。
当然了,聪明人也能够看的清楚,一旦这事儿执行下去,那全天下的粮商基本上都是得完蛋。
相关的靠山们,也会失去通过囤积居奇粮食赚钱的机会。
原因很简单,除非是开出高价来,否则农户们肯定是更加愿意卖给内府的常平仓。
这个时代的天子,还是非常有信誉的,百姓们也愿意相信天子。
可常平仓不仅仅是买粮,他还卖粮。
虽然价格上基本没什么赚头,可这本身就不是为了赚钱才弄的,是为了稳定物价。
常平仓能够不赚钱卖粮,可粮商们不行啊,不赚钱他们还做什么粮商。
若是没有外力相助,粮商们被打光不过是时间的问题。
众人都看过之后,李云泽询问“众卿,可有什么想说的?”
“陛下。”
汲黯行礼说道“此事不若交给各地郡县去做?”
按照主父偃的建议,常平仓是要交给少府去做,而少府就是天子的私人朝廷,也就是掌握在皇帝的手中。
君权与相权的争夺,从来都没有停歇过。
李云泽当然明白汲黯的意思,常平仓的设立就是一种权势,朝廷这儿自然是想要争夺一番。
正常情况下,这种争夺应该是有百官之长的丞相来出头。
可惜现在的丞相主父偃,那是天子的头号忠犬,而且还是个孤臣,平日里都不跟别人来往的那种。
没办法,只能是有心之人自己出头了。
李云泽安静的坐着,安静的听着汲黯说了一大堆由地方郡县来做常平仓的好处。
一直等到汲黯说完,目光热切的看向自己的时候。
李云泽这才淡淡的挥挥手。
“不允。”
常平仓(续)
李云泽很清楚,常平仓落在文官们手中是个什么结果。
他还在这个世界的时候,或许还好些,顶多每年抓一批,砍一批。
可等到他离开这方世界的时候,按照传统套路来走,文官们会先行忽悠天子,忽悠不了就忽悠太子,都不行的话那就想办法溶于水,再寻长于深宫妇人之手听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