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话,他已经是迫切的需要得到东宫的位置。
等到李三郎招他返回长安城的旨意抵达,与咸宜公主夫妇一起收拾动身,带着诸多新科进士们一起回到长安城的时候,时间已然是来到了开元二十五年春。
这段时日里,大唐也是有着诸多的事情发生。
这其中比较吸引李云泽关注的,是平卢将军安禄山打了败仗,被上奏要按律处死,却是被李三郎赦免,并且走入了李三郎的视线之中。
如果不出意外的话,按照历史路线他会在短时间内飞黄腾达,从说不清楚自己出身的杂胡,一路做到三镇节度使。
除此之外还有坑了奚人获取诺大战功的史卒干,也进入了李三郎的视线之中。
因为坑奚人之功,心情大好的李三郎甚至为史卒干赐名思明,也是走上了飞黄腾达的道路。
除此之外最为重要的事情,就是张九龄失势。
晚年的李三郎疑心病极重,尤其是对大权在握的宰相非常防范。
他掌权的时候一共更换了三十多位宰相,主打策略就是定期换人。
张九龄能力出众为人正直,可就是因为为人正直所以屡屡对李三郎进谏,让他别那么奢靡无度,让他别那么重用小人,让他别那么……
而且他还一直力挺太子李瑛,这都是犯了李三郎的忌讳。
等到李云泽终于返回长安城的时候,一场针对张九龄与太子的风暴,已然逐渐成型。
李嗣业与封常清
回到阔别已久的寿王府,李云泽当先遇到的就是等待许久的杨国忠。
年余未见,杨国忠明显是黑了许多,满脸都是风尘仆仆之色。
见着了李云泽,杨国忠明显很是激动“大王,你总算是回来了~~~”
他奉命去往西域招募猛士,旅途上的确是极为辛苦。
只不过他手中有黄金,而且还舍得花销,衣食住行都是最高等级的享用,也没有表现出来的这么惨。
这么做,只不过是在李云泽面前卖惨的小手段罢了。
对于这些,李云泽心知肚明,面上却是连声安抚,称赞他做事可靠以后必然会重用云云。
反正好听的话语不要花钱,张嘴就来就是。
一番你来我往的互相飙戏,演技上完全碾压所谓的流量明星。
等到飙戏结束,李云泽终于转向了正题“国忠啊,交代你的事情办的如何了?”
“臣,幸不辱命!”
脸上浮起笑容的杨国忠,当即向着李云泽诉说自己的功劳“大王,臣已经从边军之中挑选出猛士百三十五人,皆是忠勇无双之悍勇之士。”
而李云泽最为关心的是“李嗣业呢?”
虽然不明白为何寿王会知道遥远安西镇的一个小小昭武校尉,更加不明白为何会出大力招揽这个小小的校尉。
可对于善于钻营的杨国忠来说,认真完成李云泽交代的工作,是他飞黄腾达的唯一机会。
见识过了长安城的繁华与富庶,杨国忠是一点都不想再回去做个县尉了。
他当即请李云泽去了寿王府内的一处别院,百余猛士正在这里大口的狼吞虎咽吃着午饭。
众人见着招揽他们的杨国忠,陪着一位穿着金丝蟒袍的年轻人走进来,顿时就明白了这是正主来了。
纷纷放下手中的碗筷,众人起身向着李云泽行礼。
“拜见大王~~~”
李三郎时期的唐军,虽然说依旧是可以凭借军功出人头地,可世家勋贵子弟太多了,无形之中占据了大量博取战功的机会,普通士卒出人头地更加困难。
此时有亲王主动招揽,对于这些边军来说,这是一个很好的机会。
李云泽的目光扫过众人,最终落在了站在前排,身高超过七尺,极为魁梧雄壮的猛士身上。
“卿家就是李嗣业?”
李云泽当然不是随便问的,毕竟若是认错人的话,会闹的非常尴尬。之所以确认此人就是李嗣业,那是因为这里只有他一个穿着校尉服。
李嗣业神色平静的再度行礼“安西都护府昭武校尉李嗣业,拜见大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