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跑不掉的。
主力会战决定了国家的命运,金国的主力军团被消灭,溃逃的人无论是逃亡去了哪儿,结果都是一样。
区别不过是时间的问题罢了。
就像是李云泽所想的那样,完颜吴乞买以及成功逃脱的残部,大都逃回了黄龙府。
可宋军骑兵尾随而至,封锁了出路让他们再无出逃的机会。
等到宋军步卒赶到,破城之后一切也就全都结束了。
至于四散的金人,辽地这儿到处都与金人有着血海深仇的部落。
以往金人势大的时候无人敢惹,甚至还上杆子想要巴结人家。
可是现在,痛打落水狗是他们最喜欢的做的事情。
金人各部遭到了毁灭性的打击,残存的人逃入白山黑水,以为这就能够苟延残喘。
他们有些瞧不起李云泽了,以为李云泽开出了赏格,每个金人能够换取一百贯钱!
同样熟悉白山黑水的部落们,嗷嗷叫的冲入进去开始抓人。
又是一番清理之下,还活着的金人,恐怕只有逃回通古斯老家,才能真的逃出生天了。
留下了大批的退伍军士与随军民夫,安置在了这广袤的辽地。
给他们分发了肥沃的田地,分发了兵器甲胄,设置划分了州府县乡,对各部落进行重新调整以及迁徙划分。
忙完了这些事务的李云泽,终于是动身启程南下,重回汴梁城。
这一次,赵宋管家的禅让终于是到了真正实行的时候了。
事了拂衣去,深藏功与名
汴梁城外陈桥驿,旌旗招展,锣鼓喧天。
数以十万计的百姓们正在围观历史性的一幕。
击败北地鞑虏归来的丞相魏王,终于是在官家第三次主动禅让的时候,选择了接受。
见着魏王接受禅让,众人都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赵桓觉得自己终于是脱离苦海了,希望着能够混个山阳公的待遇。
蔡攸等朝臣觉得新朝终于立了起来,自己这些早早就被划为丞相门下的,可算是名正言顺,不用担心赵宋宗室卷土重来找他们算账。
武人们觉得轻文重武的丞相登上大位,他们这些武人好不容易才得到提升的待遇算是有了保障。
平民百姓们更是放下心来,觉得给自己分田分地发钱免税的丞相做了官家,不用担心田地宅院什么的再被收回去,更加不担心会再遇上丰亨豫大时期的苦日子。
至于真正失落的赵宋宗室,已经没人去关心他们的想法。
从赵桓的手中,正式接过了象征着身份的玉玺,李云泽当即宣布大宋就此终结,从此之后立国号为明,更年号洪武!
之所以选择这个,当然不是因为他仰慕某位张姓鼠胆教主,纯粹的是因为出身草根建立大一统王朝的,唯有洪武大帝一人而已。
李云泽自己也是草根出身,自然感同身受。
那些个什么出身高贵的宗室后代,例如某位中山靖王之后,或者是某位能够召唤陨石的大魔导师。
那些个什么世家门阀出身的贵族,例如某位据说骑着只剩三条腿的马都能在敌军之中杀个七进七出的天可汗。
那些个什么地方军阀出身的军头,例如某位喜欢欺负孤儿寡母,自己喜欢披着黄袍,弟弟喜欢玩斧头的太祖皇帝。
这些起事的时候不是有血统就是有实力的家伙,李云泽的感触不大。
反倒是开局一个碗,真正白手起家的朱洪武,才是真的让人敬佩。
回到汴梁城内,李云泽终于是全家搬入了皇宫之中。
那真的是马车如海,行李如云。
浩浩荡荡的搬家持续了一整天,络绎不绝的马车几乎挤满了御街,在宣德门那儿还造成了交通拥堵。
帝姬们都是兴高采烈,对她们来说这就等于是搬回了娘家去居住。
至于说父兄失去了皇位什么的……
我们又能怎么办呢?不过是弱质女流,哪怕是在床榻上都不是丞相的对手,什么也做不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