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策亦可搜罗民间各类有益于民生之工物,交由工部推行天下!
当然,若是三管齐下,我大唐必能日新月异,各类福泽天下的祥瑞也会层出不穷。
军事,农业,功业,乃至于商业都将远胜历朝历代。”
李世民微微颔首,继续问道:“如设立书院,学子学成之后何去何从?提高匠人待遇,世人不患寡而患不均又该如何处理?搜罗民间,如何判断其工物有益?”
李让答道:“既是专司研究福泽民生之各类的人才,自当入职工部。
但考虑到工部官位职能有限,可另成立大唐科学院归属于工部辖下,其人才享有相应品级的俸禄待遇,无需给予权力。
至于提高工匠待遇,鼓励发明与创造,则可设立奖励基金,造出的新鲜事物且被证实有利于民生者,重赏!
至于判断民间工物可有其益,只需对比其效率即可,如曲辕犁与直犁,曲辕犁翻地效率远甚直犁,无有参照物的情况下,对比人力即可!”
李让这一番话说完,史官的笔终于不抖了。
因为李让的言外之意很明显,这些奇技淫巧的东西,不会分走儒家的政治权力。
反而能和儒家的治国之学形成互补。
儒家读书人当官治民,如何治民,自然不可能只靠微言大义,还需要工具辅助。
工具从哪里来?
便是从李让口中的科技人才手里!
连史官都能听懂的东西,李世民自然也能听懂。
所以他很诧异的看向李让,问道:“这是百家山门的诉求吗?”
“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