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初五,节在夏至。
约莫从万历末年开始,受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小冰河\"所影响,以京畿之地为代表的北直隶府县便开始闷热少雨,不似淮扬等地还能够大雨倾盆,以解空气中的暑意。
因为空气很是燥热的缘故,虽然天色才刚刚大亮,但长安街上的行人也不多,就连街道两侧坊市中的小贩吆喝声都变得有气无力。
各个署衙中的官吏们也是叫苦不迭,暗自里发着牢骚,毕竟自从当今天子继位以来,这传承了百余年的\"冰敬\"便被叫停,令众人失去了一个重要进项的同时,\"工作环境\"也艰苦了不少。
不然放在前些年,天气稍有些燥热的时候,各式各样的冰盆便已然被摆满在署衙的各个角落,很是惬意。
一想到这里,些许上了年纪,曾经\"风光过\"的官吏心中便是有些不忿,但也只敢私下抱怨两句,脸上却不敢表现出来。
毕竟朝中已是有传闻,天子有意效仿太祖时期,准备提拔一批\"吏员\"为官,继而填补遍布大明各地的\"缺额\"。
嘚嘚嘚!
小半个时辰过后,随着长安街上的行人逐渐多了起来的时候,远处青石砖街道的尽头也突然传来了一阵由远及近的马蹄声。
许是怕冲撞了行人,这骑士的速度并不快,身上也没有悬挂着\"加急\"的令旗,但脸上的表情却依旧凝重,径自朝着位于皇城以西的通政司而去。
不过半炷香的功夫,便有好事的百姓注意到有身着青色官袍的通政司官员在几名侍卫的护送下,急匆匆的朝着巍峨的紫禁城跑去。
...
...
乾清宫暖阁中,今日于文渊阁当值的内阁首辅方从哲会同户部尚书毕自严,兵部尚书王在晋以及礼部尚书徐光启同时奉召入宫面圣。
因为门窗大开,角落处还摆有几个冰盆的缘故,暖阁中的温度倒是还算宜人,但几位朝臣的脸上仍是写满了凝重,窗外不时还传来吱吱喳喳的蝉鸣声,令得沉默多时的乾清宫暖阁气氛愈发压抑。
\"是魏忠贤那边传来的消息?\"好半晌过后,身着常服的大明天子将手中已然有些皱褶的奏本搁置,紧皱着眉头朝着身旁的司礼监秉笔问道。
\"回陛下,走的是魏太监的路子..\"在暖阁中几位朝臣的注视下,司礼监秉笔躬身应是,但稍作停顿之后又小心翼翼的补充道:\"但奴婢刚刚查过了,浙江绍兴府近些时日并没有奏报传来...\"
\"奴婢猜测估计是因为事关倭寇,魏太监不敢小觑,这才第一时间将此事呈递至京师..\"说到最后,秉笔太监王安也不由得将声音放低,脸上在惊慌之余的同时满是骇色。
毕竟这些传闻中身材矮小,毫无人性的\"倭寇\"曾对大明造成了重大创伤,谁敢等闲视之?
但自从\"戚少保\"戚继光于嘉靖年间升任浙江都司敛事并组建了天下闻名的\"戚家军\"以后,浙江福建等地的倭寇便在不到数年的时间里死伤殆尽,使得大明东南沿海一带终万历一朝,都罕有\"倭乱\"发生。
难道说时隔数十年,野心勃勃的\"倭寇\"又有了卷土重来的趋势?但究竟是谁给魏太监传递的消息呢?当地官员为何毫无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