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5章
这年代的电影院,大多都是单厅、大厅的戏院模式。
一个电影院只有一个厅,少则二三百,多则七八百张座。
而且全国上下片源奇缺无比,一部电影上映之后,但凡口碑和票房还不错,放上半年一年那是常事,一部电影放几年,翻来覆去的放,也不稀罕,所以走进一家电影院,看到的是两年前的片子,并没有什么可奇怪的——票倒是不贵,还是在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引导下呢!
这年头国内还没有后世的所谓狗仔,蒋琴琴虽说拍过几部戏了,甚至都是央视播放的电视剧,但也还远不足以被称为什么明星,所以,找个地方停了车,下车之后,陆子坚直接就把她搂在怀里,奔着老式的、大礼堂风格的电影院去。
蒋琴琴的脸有些红,但是丝毫都没有要反对的意思。
讲真,哪怕上辈子,陆子坚也是对电影、对娱乐圈,乃至对流行时尚都不太敏感的人,上辈子活了四十来年,他进电影院的次数屈指可数。
很多时候都是为了凑噱头,才想起来去看场电影。
比如飞去红空看看《色|戒》的未删节版,飞去阿美利加看《五十度|灰》之类的,纯粹是朋友圈里一帮老色批都说好看,当时也有小女朋友想去看,于是为了点儿小情趣,就跑去看了。
而且并不算奇怪的是,前后两世,貌似周建春也对看电影没什么感觉,赵美琴稍好一些,上了新电影,甚至会主动问一句,要不要去看看?但刘桂萍、靳晓燕,就貌似也是对跑去电影院买票看电影兴趣不大。
都是农村孩子,有过少年时候村头等放映员来放电影的欢乐时光是不假,但是却没有积累起足够的对电影这项娱乐活动的兴趣和好感。
而城里长大的孩子,诸如赵美琴、杜美怡、金秀,就都对电影颇有好感。
当然,金枝例外,她太穷了,穷惯了,不爱看电影是因为嫌花钱。
说白了,七零后的这一代孩子,乃至农村的八零后那一代孩子,不是不爱看电影,不是不爱艺术,都是幼年贫瘠的生活,给做下的毛病。
除非后来物质、金钱上极大的充裕了,否则,爱不起艺术。
“你好,买票!”
尽管是周末,售票口还是冷清的吓人,走到窗口问了问,下一场还有不到半小时,要放的是《太后吉祥》,陆子坚多问了一句,售票员还带搭不理的,说是陈佩斯演的,这时候,已经主动抱上了陆子坚胳膊的蒋琴琴就说:“是去年的老电影了,不过挺好看的,特别好笑!”
听这意思是她已经看过了,于是陆子坚就问她:“要不咱换个电影院?”
她摇头,“不用,我还挺想再看一遍的!”
那行吧,那就买票,拿了票到旁边的入场口长椅上,顶着呼啸的小风等着。
蒋琴琴说,她上次看,是陈佩斯老师带了片子去北电,邀请大家一起看电影,算是一个探讨会——毕竟是电影学院嘛,这点便宜还是能沾到的。
但是。。。。。。无所谓了。
陆子坚其实压根儿也没在意她在说些什么,冷清的电影院门口,把个小美女搂在怀里,才是他今天比较看重的事情。
二十分钟之后,旁边一间屋子忽然开门,过去打开了放映大厅,然后回头瞥了陆子坚他们一眼,说:“入场吧,上一场没人!”
陆子坚愣了一下,有点好笑地跟蒋琴琴手拉手进去,结果进去之后就发现,果然,硕大的、足足几百张座位的放映厅里,居然一个观众都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