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缮道路,改善交通,以活泛经济,再有就是鼓励开荒,多种玉米、番薯等高产粮种,以解决民众的温饱问题。”
“如此,持续十年后,或可觅得革新之契机。”
金纯英显然早有通盘谋算,此时娓娓道来自是一点都不慌。
“呵,儒家思想误人不浅啊,你这计划看起来老成持重,实则根本行不通,新罗目下的体制问题已是从根子处烂了,修修补补毫无意义,唯有彻底打破常规,才能获得新生。”
饶是金纯英说得个自信满满,可李贤却完全不屑一顾。
“这。。。。。。”
一听自家父亲如此点评,金纯英顿时就呆愣住了。
“不服是吧?那,朕这就告诉你错在哪了。”
“首先,骨品高的权贵们不止是把持了地方官府,也把持了各地经济,你所推行的提振经济的出发点是富民,用意固然是好,但,最终富的绝对不会是百姓,而是那些高骨品的权贵们。”
“原因就在于他们可以随意行使手中的权力,肆意盘剥,而中央却又拿他们一点办法都没有,结果便是富者愈富,穷者愈穷,阶级矛盾必将进一步深化,当百姓揭竿而起时,离改朝换代也就不远了。”
“所以,你的当务之急是建设只忠于你的新军,这一点,朕可以帮你,无论是军火还是教官,朕都可以给你。”
“待得新军建成后,那就先平乱,而后彻底废除骨品制,然后再任用贤能,提振经济,如此,方能确保王权巩固。”
对自家儿子,李贤自然不会有所保留,很是详尽地便指明了新罗该如何做,方才能中兴。
“孩儿叩谢父皇隆恩。”
心情激荡之下,金纯英当即便跪在了地上。
“不必如此,你是朕的儿子,帮你,那是朕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