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2章(1 / 1)

调教大唐 凤鸣岐山 544 字 1个月前
🎁美女直播

第512章

李贤阅后,当即便给出了批示——准赵、陈二人之所请,拨给五千补充兵以及大量的武器装备,并让贺万山迅速再征召八万东瀛士兵。

准许八百余已获得大唐户籍的原东瀛军团士兵回国携带家眷移民河北、辽东等地,分散安置,不愿移民者,可准许留驻东瀛,在三大维持会里任职。

新下水的八艘“顺字级”货船全部用来转运移民,务求将吕宋、加里曼丹岛先建设起来,大量开荒,种植水稻以及橡胶树。

“陛下,如今我大唐西、北边境皆不宁,更有伪帝李贞父子盘踞西域,隐患不小,故,臣以为南洋战事实不宜再扩大规模了。”

对李贤的决断,显然不是所有人都能理解,这不,郭正一就有些个看不过眼了。

“卿所言不无道理,只是,在朕看来,吐蕃、突厥乃至李贞父子不过都只是疥癣之疾罢了,实不足为虑,而南洋则是我大唐永世辉煌的关键之所在。”

“不说旁的,朕就只拿粮食来举例便好,卿应知我大唐疆域内,麦子只能一年一熟,水稻,在绝大部分南方地区,也只能做到一年一熟,仅少量地区能有个一年两熟而已。”

“可在南洋,不管是大岛、小岛还是半岛,那都是一年三熟,朕只要往南洋移民百来万人,所生产出来的粮食,便足可满足我大唐所有人口之所需还能有余。”

“有此基业在,我大唐就永无粮食匮乏之虞,朕再以广泛种植棉花,来满足百姓们穿衣问题,最后以工业来提振国力,百姓衣食住行皆可丰腴,何愁天下不大兴?”

郭正一的担心,李贤可以理解,但却并不以为然——今年的秋收状况很不理想,照目前的统计结果来看,也就差不多刚好能维持到明年夏收。

在此期间,若是出了点岔子,那,天下怕是就要闹饥荒了,所以,他不得不加快建设南洋的脚步。

只要能熬过这段阵痛期,大唐便可快速恢复实力,积蓄个两、三年后,先行荡平吐蕃,而后一举解决突厥与西域。

如此,大唐的基本盘就算是真正确立下来了,剩下的事便是剑指全球。

“陛下圣明。”

限于眼界,郭正一对李贤所描绘的宏图其实并不是太信然,不过,见李贤执意如此,他显然也不好再多进谏。

“前天,许叔牙给朕上了份本章,说是川中的摊丁入亩、官绅一体纳粮已实践得差不多了,朝廷因此比往年多收了三成半的粮。”

“这就挺好的嘛,回头等许叔牙回了洛阳,卿且与其一道主持此事,于全国各州全面推广,敢有阻扰者,一律按抗旨不遵论处,必要时,可以调动军队出面弹压。”

眼界不行,可以开拓,关键是要忠心且有能力。

在这一点上,李贤对郭正一还是很器重的。

“臣遵旨。”

朝廷的财政状况,郭正一当然心中有数——不缺钱,但却极度缺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