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就是纺纱织布吗?
这个,众民妇都是行家里手,尽管她们没用过这等新型机器,也没接触过棉花,不过,麻布却是织过不少的,心中有底,自是不慌。
试验很成功,不算纺纱的时间,织布机这头半个时辰就能织出近两米的布,比之传统麻布织机的效率要高出了近一倍。
而这,还不是最高效率,若是再对齿轮以及纺锤进行一番细微调整的话,效率还可以再提升上一些。
不过,李贤却不打算这么做了,概因这等所谓的新型纺纱、织布机注定要被淘汰——只要三胀式蒸汽机能制造成功,他立马便会推出机械化的流水生产线,到那时,生产效率将会是天翻地覆的剧变。
不仅如此,采矿、武器制造、舰船制造等等诸多行业也会迎来革新性的变化,到那时,全面推广数理化知识也就水到渠成了。
当然了,三胀式蒸汽机的制造不可能一蹴而就,哪怕他已经将图纸设计出来了,可真到了制造阶段,还有着无数的难关要攻克,且行且看也就是了。。。。。。
只要条件允许,李贤办事向来是风雷例行——如今,棉籽有了,纺纱机、织布机也有了,他当然不可能让棉籽就这么在仓库里发霉,第一时间就将刚从辽东调回来的许叔牙派去了甘、青之地。
目的就一个——棉花的推广,当然了,李贤可没打算强行摊派,概因强扭的瓜并不甜。
他采取的办法是包销制,亦即由各地官府跟农户签约,分两种形式。
一是官府提供种子、技术指导,农户按官府要求种植,所产出的棉花全部归官府,而官府则提前支付麦子亩产的市价之三倍金额,作为报酬。
其二,同样是由官府提供种子、技术指导,农户按官府要求种植,所产出的棉花按等级由官府统一收购,确保所得不低于麦子的亩产,若低于,则由官府补足差额。
每户只限种植五亩地,待得来年,官府将会酌情调整各项合约条款,以确保农户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