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2章
“呵,说得也是,行,朕就找点累活让卿好生清减一下,朕令你以黄门侍郎之身份,提调长安、洛阳两处兵工厂,务必在最短时间里革新现有技术,恢复正常生产。”
“月产枪支不得少于五千支、各型火炮不得低于一百门,若有所需,只管报上来,朕无有不准,卿可能办得到否?”
开玩笑归开玩笑,但在谈到正事时,李贤却无丝毫的含糊,紧着便提出了要求。
“陛下明鉴,洛阳其实不适合开办兵工厂,概因此处既无煤也无铁矿,更缺硝石,于此办厂,事倍功半,实不相宜,故,微臣提议将洛阳兵工厂并入长安兵工厂,并另行选址,建造新厂。”
在早就知道自己回洛阳的差使是什么的情况下,刘善自然不会坐等,于来洛阳的途中,就已在反复琢磨如何打造出新的兵工体系。
“建新厂事宜,卿自行权衡便好,朕只给卿半年时间,务必要见成效。”
军政革新的关键就在于新军的组建速度,光靠辽东兵工厂,根本不可能在短时间里组建出二十四个新编师。
这就是现实压力,毕竟目下李贤要对付的敌人可不止是吐蕃、突厥与李贞的联盟,还有着各州那些心有不轨的刺史们。
所以,他只能将压力分摊到了刘善等众臣们的身上。
“微臣敢当军令状!”
任务确实挺艰巨的,不过刘善却并无惧色,概因他此番可是从辽东兵工厂带来了不少技术骨干,只要能绸缪得当,完成任务并不算太难之事。。。。。。
“冲儿,你的兵工坊打造得如何了?可不止朕在等着,那吐蕃大相与突厥可汗也都已先后派人来催过几回了啊。”
就在李贤与刘善商榷着打造兵工体系之际,远在龟兹的伪帝李贞也在就相同的话题催促着伪太子李冲。
“回父皇的话,火药工坊乃至燧发枪工坊都已开始正常生产了,产能颇为可观,只是,火炮工坊因着冶金工艺还不是太稳定之故,恐怕还得迁延些时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