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4章(1 / 2)

调教大唐 凤鸣岐山 588 字 1个月前
🎁美女直播

第444章

“诸公莫急,且听朕细细道来,朕所言的不立,并非真的不立,只是暗立罢了。”

“这么说罢,朕会令匠人打造一金匣子,内里就藏有朕属意的太子人选之诏书,搁置在皇宫正殿的牌匾后头。”

“若是朕大行了,所有宰辅在齐聚后,一并打开金匣子,与遗诏比对,从而确定新君之人选。”

不立太子,自然有不立的规矩,左右不过是照搬原时空大清的那一套罢了。

“陛下,这、这未免太过儿戏了些。”

郭正一实在是听不下去了,忍不住便大摇其头。

“或许吧,但,这已是最好的解决办法了,卿等好好想想,我大唐才经三朝而已,就已折了三位太子,朕若不是见机得快,怕也逃不过当头一刀。”

“呵,其实不止我朝,自古以来,太子都不好当,贤,帝王忌;不贤,兄弟争,所谓国本,何其可笑。”

“朕打算让儿子们在成年后都有参与朝政的机会,让他们各自努力表现,无论嫡庶,谁能做得最好,谁就能最终继承大统。”

“如此,朝臣们不知天上哪片云会下雨,自是不敢轻易投靠,而皇子们为了表现,也只能实心办差,优中选优之下,自可保得我大唐江山不致出现误国之昏君。”

大清自康熙帝后,再无夺嫡之惨剧,除了溥仪之外,也不曾出现过昏君,靠的就是这么套暗立太子的做法。

哪怕看起来确实有点儿戏,但,好用就成,直接照搬过来便好,李贤一点都不会有啥不好意思的。

“陛下,若是出现几位皇子都是俊彦,那,朝中怕是少不得会出现朋党之争,这,又当如何解决呢?”

郭正一仔细地想了想之后,还是觉得这等儿戏般的立储办法不是太靠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