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冲,太宗第八子越王李贞之长子,在原时空中,是第一个起来反武媚娘的李唐宗室,最终兵败身亡。
有鉴于此,李贤在闻知李冲挂帅后,特意去信一封,试图说服李冲来归。
却不料竟被李冲所拒绝。
对此,李贤颇感意外。
可转念一想,又觉得并不奇怪,毕竟这一世的历史轨迹已经被他篡改得面目全非了。
要知道在原时空里,武媚娘专政后,为巩固权位,立马大肆打压李氏宗亲,但现在,这老贼婆根基不稳,并不曾对李氏诸王下手,而是刻意拉拢。
李贞就是在这等情形下被任命为太子太傅,且接替了郭正一的门下省侍中一职,亲王加宰辅,显赫得不可一世。
从这一条出发,李冲自是没有反对武媚娘的理由,悍然引兵对抗辽东军也纯属正常。
不过无所谓了,想战,那就战好了。
李贤还真就没将李冲这个素来有知兵之名声的堂兄放在眼中,可也没急着向西挺进,而是让水师赶回平郭港,继续转运兵马。
就在山东方面剑拔弩张之际,李多祚所部却是进展极其顺利,所过之处,河北各州无不闻风而降。
借此机会,李多祚迅速扩张兵力,兵至沧州时,步骑总数已然超过了六万。
只是装备难免跟不上——除了一个师是火器部队外,其余步骑还都在用着冷兵器。
即便如此,战斗力之强悍,也远不是那些地方守备部队所能匹敌得了的。
十一月初二,经三轮紧张的抢运后,李贤所部十万大军终于全部渡过了渤海。
与此同时,琅琊王李冲也已率仓促集结起来的二万步骑渡过了黄河,一路急赶到了重镇历城(今日之济南),汇合了黄河以南的山东府军以及从江苏来援的一万五千兵马,总兵力已达七万之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