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哪怕明知武后这是在给自己挖坑,李贤还是毫不犹豫地上本表示此战必胜无疑。
在接到了李贤的回应奏本后,高宗难免更为难了几分——下有舆情汹汹,中有朝臣在催促,最上头还有武后一直在嘀咕,偏偏李贤自己还信心满满。
这,真就是不准都不行了。
高宗很是无奈,只得很是勉强地准了李贤之所请,不过,在诏书里却是没少殷切叮嘱,让李贤量力而行,一切以自身的安危为要。
武后也下了懿旨,不过,不是给李贤的,而是给周兴的,明面上是让他稳固辽州,实则是要他多方设法,务求阻碍李贤的扩军与备战。
“殿下,您看这。。。。。。”
在听完了前来传召的小宦官所转述的武后密令后,周兴真就哭笑不得了——别说他已经暗中投靠了李贤,就算没有,他的政令也出不了州府的大门。
只因下头那些县的县令们可都是李贤的人,错非河北道行辕有所指示,周兴的政令,在县令们面前,连个屁都不是,根本就没谁会当真。
所以,在送走了传旨太监后,周兴第一时间就跑去找李贤了。
“呵,那懿旨不是让你稳固辽州么,那就去做好了,接下来的大豆播种以及夏收,就交给卿了,多往田间地头跑跑,若不然,你这就是墙头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将来堪忧。”
鉴于周兴这一向以来都挺听话的,李贤自是不吝指点他几句,或许能将这位原时空里遗臭万年的酷吏扳回正途也说不定。
“殿下英明,微臣知道该如何做了。”
这一听李贤同意自己去做些实事,周兴顿时大喜过望,朗声应诺之后,急匆匆地便告辞而去了。
“殿下,微臣幸不辱使命,七家商号都已答应借船,并随军跨海东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