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0章
所以,在接到了李贤以及观风使团官员们的本章后,高宗首次下诏褒奖辽东军的战功卓著。
当然了,也就只是口头上的嘉许而已,实际好处完全没有。
五月二十日,观风使团结束了为期二十天的考察,带着大量的技术资料离开辽东城。
这其中就有着高宗指名索要的火药配方以及冶金、火炮制造工艺等机密文件。
另外,还有部分奉调京城的工匠也随行出发。
观风使团是满载而归了,可东宫文武们却难免都有些个愤愤不平——朝廷就只管从辽东要好处,却连一个铜板都没给,尤其对高宗毫无代价地拿走火药、火炮这等重器颇为忧虑。
不为别的,只因但凡是明眼人,都能看得出高宗与武后对辽东方面明显有着极深的忌惮。
这都已是屡屡打压了,将来还不知咋地呢,万一要是发生了谁都不愿见的局面,那,岂不是资敌了么?
有这等想法的,可不在少数,只是没人敢当着李贤的面提罢了。
对此,李贤当然是心知肚明的,不过却并不打算解释。
因为只有他知道高宗已经没多少时日了——若是原时空的轨迹不变的话,高宗就只剩下一年半可活了。
在如此短的时间里,火炮这等技术性兵器要想快速普及下去,根本没丁点的可能性,不说所需的资金有多庞大,光是吃透技术指标,就足够工部那些官员们费神了的。
再者,此番提交上去的三种常规火炮认真说起来都只是轻型的而已,真正的重炮、攻城臼炮以及燧发枪生产技术,李贤一直都扣在手中,就等着观风使团离开后,方才会投入实际运作。
更别说炮兵可不是随随便便就能训练出来的,没有大量的炮弹去喂饱,根本不可能真正成长起来,渣兵配好炮,一样不顶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