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2 / 2)

调教大唐 凤鸣岐山 797 字 1个月前
🎁美女直播

这下子,不止是百姓们激动了,各县有点身家的富户们也都来了精神——个中的关键在于制造局不曾设置任何的门槛,也不限制出身。

这,对于出身扶余、马韩等盘踞辽东已久的土著富户们来说,显然很有诱惑力。

惊喜还在继续——元月二十六日,安东都护府再次发出公告,将于十七县设立学堂,实行四年制义务教育,凡满六岁并在十二岁以下的孩童,无论男女,不限出身,皆可免费入学,并可提供一顿免费午餐。

成绩特别优秀者,可享受七年义务教育,若能考取秀才,即可入官府任吏员,考中举人者,既可入官府为官,也可由官府提供入京考进士之盘缠。

消息传扬开后,辽东十七县的百姓们固然是欢天喜地,但,最激动的却不是他们,而是营州百姓以及与辽东毗邻的原高句丽诸县。

营州诸县百姓倒也就罢了,毕竟他们并不归属安东都护府,享受不到安东都护府的相关优惠政策,只能怪他们当初迟疑着不肯移民辽东。

有不甘心者跑去向营州都督赵文翙抗议,结果,被恼羞成怒的赵文翙让人乱棍打跑了。

有些机灵者则是趁着营州官府没反应过来前,悄悄地举家迁往辽东,还真就都得到了妥善安置。

这下子,跟风者可就多了,不止是汉民,就连粟特等不少小民族之民都跟着往辽东跑,到后来,契丹族的小部落之民也跑了不少。

短短一个月不到的时间里,迁入辽东的各族百姓就多达二万三千余,最终,赵文翙与李尽忠等人都抓狂了,严令封锁辽河各处渡口,这才算是勉强止住了这拨汹汹的移民大潮。

同属于安东都护府的西安平(今之丹东)、武茨(今之凤城)、上殷台(今之通化)等毗邻辽东的原高句丽故县百姓可就不似营州百姓那般温顺了,纷纷向当地主政的高藏系官员施压,要求享受与辽东百姓一样的待遇。

可怜高藏穷得叮当响,哪有闲钱去跟风辽东,真就被闹得个焦头烂额,索性狠下一条心,让手下官员全力弹压,为此,打死打伤了不少请愿民众,事情可不就闹大发了?

要知道西安平等各县民族成分复杂,虽说素来穷困,但,民风却是极其之彪悍。

往昔,受高句丽复国思潮影响,可是没少发起暴动,以至于大唐不得不撤回了这些县城的官员委派,全都交给高藏去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