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章(2 / 2)

调教大唐 凤鸣岐山 687 字 1个月前
🎁美女直播

“卿可借此机会,多历练一下,接下来,本宫还有不少项目会陆续展开,卿若能统筹得当,来日,卿便可凭此功绩出掌工部。”

要想拉动当地经济,最有效的手段就是上劳力密集型产业,求的不是利润有多高,而是给予大批闲置劳力实惠,这么个道理,李贤当然是心中有数的。

实际上,李贤本来是想大力发展棉花产业的,奈何辽东并不太适合种植棉花,且,此时的棉花也就只在西域有少量种植而已,完全没办法形成供应链,只能等将来他登基后,再去考虑棉花的普及与推广了。

“微臣愿为殿下效犬马之劳。”

似这等利国利民还利己的好事,刘善又哪有不乐意的理由。。。。。。

十月初五,安东都护府制造局悄然挂牌,刘善走马上任后,迅速组织人手,先行选取了城东一栋被官府没收的高句丽余孽之大宅院作为厂址,并调集一批工匠对大宅院进行改造。

紧接着,又按李贤的指示,成立了煤炭行,在翻新大宅院的供暖系统之同时,顺带着也对各县官衙的衙门供暖进行了翻修,以蜂窝煤取代了柴火、木炭的传统供暖。

标杆作用下,煤炭供暖乃至煤炉的使用竟是很快便成了不少百姓的首选,但凡有条件的人家,无不趋之若鹜。

不奇怪,改造的一次性投入本身就不算太大,煤炭行还给补贴——壁炉、火炕的改造基本上就是成本价,紧急烧窑出来的煤炉更是半卖半送,算个经济账便可知用煤比用木炭要便宜得多了。

在煤炭热兴起后不久,刘善又再接再厉地成立了家木作厂,按李贤所给出的流水线作业方式,紧急培训了不少初级木匠,赶制新型麻纺机。

并在十月中旬时,先期招收了二十名有经验的织布女工,熟悉新型麻纺机的使用,以为下一步的大量招工奠定个基础。

就在辽东的产业布局进行得如火如荼之际,京师突然传来了噩耗——与黑水靺鞨的和议文本被武后给驳了。

张大安为此据理力争,结果,不单没能奏效,就连他自己也被武后随便找了个借口贬去了横州。

东宫一系在朝中最稳固的支柱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