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用仿品替换的。
就是不知道……谢重之能不能看出来。
谢重之目光在首饰上一一掠过,似是在寻找什么。
但最终还是收回目光,轻声说道:“以后该戴就戴,夫人该有夫人的体面。”
听他这般说,许柳儿就知道,谢重之心中的疑虑已经打消大半了。
她温顺地应道:“是,妾身记住了。”
紧接着她轻叹口气,“最近京中灾民涌入,他们衣不蔽体,食不果腹,我心里总不是滋味,哪里还有心思打扮?”
“你心善,倒是没变。”谢重之语气温和,眼神却晦暗莫测。
“夫君说笑了,灾民流离失所,我只是心中不忍罢了。”
听到灾民两个字,谢重之笑了下,唇角勾起一抹意味不明的笑。
谢思源站在一旁,阴沉着一张小脸。
黑漆漆的眼眸盯着首饰盒,嘴角向下压着。
明显不信。
他的目光在许柳儿脸上停留片刻,带着狐疑。
这女人究竟谋划什么?
接下来几天,城外的灾民不仅没有减少,反而更多了。
天气也越来越冷了,十二月初,已有初雪落下。
谢砚礼也更忙了些。
不过他这一次倒是听了秦九微的,把事情交给信得过的手下去办。
秦九微算着日子,疫病也快爆发了,特意嘱咐谢砚礼安置灾民的时候,和他们少些接触,先保护好自己。
沈府。
“在看什么?”沈行简见江韵竹看书信看得那么认真,不禁有些好奇。
“在看表姐刚刚送来的书信。”
江韵竹慢吞吞说着,目光仍落在书信上。
“写的什么?”沈行简靠近了一些,伸手揽住她的腰,低声问道。
“之前表姐说,不让我安排人出去赈灾,现在又交代,让我约束好下人,近日不要出门,但原因却没说。”
江韵竹眉头蹙起,心中的担忧不由更浓了些。
“是不是要出什么事了?”
她捏着信纸的手不由收紧,心中更加惴惴不安。
门外寒风又起,吹得木门摇曳,发出沉闷的吱呀声。
此时,京城一处精致别院。
“听说李家的粥棚设在城东了,不仅有大米粥,有时还会有做些馄饨。李家大小姐还请了好些大夫呢,特地给灾民们看病,现在灾民都说李家大小姐是活菩萨呢。”
“李家大小姐可是京中第一个办粥棚的女子,现在谁不知道她的善心,现在就宫里面都知道了,皇上还下旨褒奖了李国公呢。”
一旁的沈雯也不由感慨,“李梦清这一招真是高,现在她的心善仁慈的美名人尽皆知了。”
“说真的,镇国公府、定远侯府、魏国公府虽然都办了粥棚,但李家可是第一个办的,而且办的粥棚还是最大的,基本上灾民都在李家的粥棚前喝过粥呢。”
“我可听说,太后已经召李小姐进宫品茶了,说她是女子典范呢。”
谢婉宁听着众人对李梦清的夸赞,气得手中的杯盏都要被捏碎了。
这个众星捧月的机会本来应该是自己的!
都怪秦九微!都是她当初阻拦自己!
“婉宁,你们谢家怎么没设粥棚啊?”一个贵女疑惑出声。
谢婉宁闻言神情蓦地僵硬在脸上,不等她反应,又有人问出声。
“谢世子如今奉命安置灾民,谢家怎不趁机施以援手?”
“对啊,就连一向小气的孟家都设了好几个粥棚,难道你们谢家真的不准备设粥棚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