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嘛,你打劫打到老爸头上了啊!”
木各量咧着嘴开心的道:
“不过我这次出门没带钱,改天,你问你妈要去。”
木依依翻了个白眼,“切!说了等于没说,我妈死抠死抠的,跟她要钱,就跟要她命差不多,我才不去呢。”
木各量风卷残云,吃完自己那一碗,眼巴巴看着一口没动贺一鸣的那碗馄饨。
“……,爸,您还没吃饱吧?要不您——”
“那我就不客气了!”
不等贺一鸣说完,木各量直接把女婿的馄饨拉到自己面前,继续风卷残云。
贺一鸣:“……”
吃干抹净,木各量非常满足的跟闺女躺一块儿,一边拍着撑起来的肚皮,一边说道:
“小贺,以后,我得经常过来‘监督’你,看看你有没有欺负我的宝贝闺女!”
木依依:“你可别来了!你是‘监督’吗?你那是为了吃馄饨!”
木各量:“嘿嘿嘿……”
木依依把话题引到“捡骨”的事情上。
她道:“爸,一鸣还不知道咱们这儿‘捡骨’的事情,您跟他好好说道说道呗?”
木各量:“……老爸这会儿刚吃饱饭,能不能消消食再说啊?我怕我会吐出来!”
“爸,‘捡骨’有那么恶心吗?”贺一鸣好奇问道:“话说,‘捡骨’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啊?”
木各量神色复杂的道:“真要我这会儿就说啊?”
木依依:“墨迹什么呀,倒是赶紧的说啊!”
……
木各量只好坐正身体,打开了话匣子……
客家人有个很独特的习俗,就是先人死后,首先用棺木盛殓,埋葬三年后,再将骸骨挖出来装入陶制的坛子里,最后再挑一个良辰吉日,重新选择一块风水宝地下葬。
这“挖尸”再到“重新入殓”的过程,就叫“捡骨”。
只是听上去,就足够毛骨悚然,更不要说实际操作了!
——但这还不算什么!
运气好,捡骨的时候遇到干燥的地方,尸体、棺木啥的也都腐烂的差不多了,真的很值得去庆幸。
运气不好,来到个常年潮湿的地方,把埋在那里的尸体挖出来,大部分情况下,棺木都没有腐烂完全,可想而知,里面的尸体究竟是个啥样子了!
即便是住在同一个地方的人,也不能随随便便去帮别人故去的长辈捡骨。
这是有着一套严格的程序的。
首先,包括亲属在内,捡骨之人至少十个人。暗合“十全十美”之意(具体已经无法佐证),反正就是不能出现单数。
其次,参与捡骨的人,必须全部都是成年男性,属相还不能与死者生前属相犯冲。如果犯冲,就是死者生前亲属,都不能参与捡骨。
再有,正式开始捡骨之前,必须先祭拜一下故去的人。通常的做法是,烧很多纸钱,撒许多符纸,将准备好未开封的一瓶好酒,直接摔碎在墓碑上……
最后,将重新挖出来的骸骨,其洗干净之后,才能入殓进陶制的坛子里面,重新下葬。
(直到现在,客家族很多地方,仍旧保存着这个习俗。)
完成上述所有的程序,捡骨才能正式开始。
很巧(不)合(幸)的是,木各量刚好与那位故去多年的长辈,八字吻合……
……
“爸,您之前捡过骨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