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
那人脸红脖子粗,却根本找不反驳之言,就连其他几人,也意识到根本不是杜玉荣的对手。
杜玉荣也不给他们机会,冲着上面的沈云祉抱拳行礼。
“殿下,臣拟了一份救治灾民的折子,或有不足之处,请殿下过目,不妥之处,臣再修正。”
他凭一己之力,瞬间扭转朝堂上的风向。
沈云祉很满意,倒是用不到他提前安排好的说辞了。
“好,诸位大臣食奉禄,要记得百姓给予的,还望诸位多像杜大人学习。”
说这话的时候,沈云祉自己也觉得过于冠冕堂皇了。
退朝后,沈云祉将杜玉荣留了下来。
“你的折子我看过了,赈灾的银钱与粮草朝廷需可随时备好,只是这带队之人不好定夺。”
沈云祉伸手,示意杜玉荣坐下。
“是,臣也想了,平王在京中盘踞多年,武将多是他的人,他对殿下怀有恶意,怕不会用心办理此事。”
在折子里,杜玉荣没有提及带队之人,便是这个原因。
沈云祉命人上了茶,抬眼间,似是早已胸有成竹。
“我在想,如果我们不用武官,而是走漕帮,用民间的商队,而带队之人,找一个稳重的老臣,你觉得如何?”
这个想法沈云祉早就有了,但还是要听听别人的意见,杜玉荣便是最好的人选。
杜玉荣倒是眼前一亮。
“殿下聪慧,用江湖中人,他们自会保护好财物粮草,而就算是有人想要动手脚,怕也无法对会跑江湖的人,而且,这江湖中人嘛敬畏朝廷,自是不敢懈怠。”
他也觉得这是一个好办法,但又马上有些犹豫。
“只是,这批物资不少,怕是没有哪家漕帮敢接下吧?”
“无妨,此事我已有人选,既然你觉得这主意可行,那我便去安排。”
沈云祉胸有成竹。
杜玉荣自是赞同,雪灾之事已经耽搁了有些时日,越早处理,才能越减少百姓的损失。
说完正事,杜玉荣也起身准备告退。
“今日御膳房做什锦锅子,玉荣不妨留下,尝一尝,暖暖身子。”
沈云祉嘴角噙着笑,让人分不清他真正的意思。
杜玉荣笑了笑。
“殿下抬爱了,只是近来家父正在施罚,微臣还得回府抄录佛经,便不打扰了。”
“杜府规矩极严,书香门第,想来你又是做了什么错事,也是好事,不然也不能教导得你如此出类拔萃,如此,我便不留你了。”
沈云祉也没有跟他客套。
杜玉荣谢恩后,便离开了皇宫。
不过,他并没有回府抄录佛经,而是踏出宫门那一刻,便命车夫前往顾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