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五章 千金买马骨获封冠军侯(2 / 2)

🎁美女直播

除非,她愿意为妾。

甚至连为妾,都要经过激烈竞争,她也未必能竞争的过别人的。

因此,当薛宝钗得知贾琮被封为冠军侯的消息之后,眼神暗淡无光,叹息许久。

她年纪已经着实不小了,如今还拖着,也是因为老太妃薨有国丧的缘故。

等国丧过了,她也要婚配了。

想到此处,她更是脸色黯淡不已。

却说前线大胜,大夏收复蓟州城的消息,早被大夏月报刊发了出来。

这一消息,也随着大夏月报,逐渐传遍了整个大夏。

如今大夏月报的渠道,已经随着驿站铺满了整个大夏。

并且薛宝琴做过一次调整。

报纸不再是全部在京城印刷完之后,分发到整个大夏去。

这样的话,一来是印刷量太大,京城这边需要的时日太久。

二来运输成本太大,运输速度又过于缓慢。

这样就大大降低了报纸的时效性,虽然时效性在这个时代,也并不是多重要的东西。

但是薛宝琴还是做出了改制。

那就是,增加了大夏月报的印刷点。

薛宝琴将整个大夏,划分成十个区域。

每个区域都成立单独的印刷分部。

每一部都负责他们各自区域的印刷任务。

这样一来,运输成本就大大降低。

并且速度也大大提升。

而他们传递的速度,薛宝琴也得到贾环养信鸽的提醒。

在平坦的大道,就用快马来传递样刊。

而在道路崎岖难行的地区,就干脆用信鸽来传递样刊。

这样一来,就大大增加了样刊传递的速度。

因此,这一期的大夏月报,也以极快的速度,就在大夏全国范围内铺开。

而整个大夏的百姓,在得知这个消息之后,无不欢呼雀跃,笑逐颜开,奔走相告。

受儒家思想影响,中原百姓心里,都是有着大一统的情节的。

就如南宋爱国主义诗人陆游一样,临死的时候,还念念不忘祖国统一。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而中原的百姓,又何尝不是如此呢?

燕云十六州的沦陷,已经成为中原百姓的心头之痛。

如今贾将军竟是收复了燕云十六州之一的蓟州,让他们如何不欣喜若狂?

而对于连中六元的状元郎贾将军,自弃笔从戎以来,连战连胜。

在民间,更是将之神话了。

什么贾将军乃诸葛转世,子房重生。

冠军侯冠勇三军,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前算八百年,后算八百年。

状元公会呼风唤雨,撒豆成兵,能吞云吐雾,能沟通上天,降下天火。

天火一下,清兵顿时被烧成灰,直接灰飞烟灭。

各地说书先生,更是编纂成书,从贾琮出生时,天降祥瑞说起。

然后到他连中六元,弃笔从戎每一战的细节,都被他们编成一个个跌宕起伏,扣人心弦的故事。

并且这些故事,都极受欢迎,赢得广大百姓的喜爱。

而大夏全国各地,更是流传着无数版本。

……

此时,荣国府中,贾环思虑再三,脸色阴晴不定。

最终,他还是一咬牙,一跺脚,大步走向梦坡斋贾政的书房而去。

贾环求见,不多时,便被请了进去。

“孩儿拜见老爷。

看到贾环,贾政脸上不喜,他不由问道:“你这孽畜,不好生读书,却到我这里来做什么?”

贾环不由跪倒在地说道:“老爷,儿子不是那读书的材料,再读下去,也没什么意思。

“儿子想从军,去蓟州追随琮三哥,去博一个前程回来,望父亲成全。

听到这番话,贾政不由正眼多看了贾环几眼。

他们家本就是勋贵之家,照理说,去军中发展才是正途。

无奈子弟都不争气,从贾赦这一辈起,便没有一个争气的子弟。

如今贾环这小小人儿,竟能鼓足勇气,要去军中发展,倒是让贾政高看了他一眼。

贾政不由问道:“环哥儿,军中可不比家里,规矩森严,况且,如今正值战乱,一旦战起,动辄就有生命危险。

“你在家里,也不缺你吃喝,你若去了战场,有个三长两短,你让你姨娘又该如何呢?”

贾环沉默片刻,然后跪地磕头道:“孩儿还是想去军中,博一个前程,求老爷成全!

贾政叹了口气说道:“也罢,你有志气,这也是好事,我也不能阻你前程,你便去就是。

“只是去军中,需多加小心,万事都要听你琮三哥吩咐,不能如在家里一般弄气使性。

听贾政答允下来,贾环不由喜道:“多谢老爷成全,孩儿记下了。

贾政摆摆手说道:“好了,你去吧,和你姨娘好生道别。

贾环又磕了几个头,转身离去。

等他去了赵姨娘院子,告知赵姨娘之后。

赵姨娘不由坐在地上,放声大哭,说什么都不同意。

贾环劝了半晌,都不中用。

贾环忽然间又说道:“娘,我这一去,说不得也能给你挣个诰命回来,难道你不想要诰命不成?”

闻听此言,赵姨娘顿时止住哭声,忍不住说道:“你少扯你娘的臊了,你以为你是琮哥儿啊。

“你要去了,小命都要不保了,哪里还能给老娘挣个劳什子诰命回来?”

贾环笑道:“娘不信我,难道还不信琮三哥不成?小时候,还不是我和琮三哥最好?”

“那时候他受大老爷、大奶奶虐待,我请了他多少东道?当时梅夫人生病,我把我全部家当都送了过去。

“琮三哥是个重情的,我去了,他难道不提携我不成?有琮三哥提携,你难道还怕我不能给你挣个诰命回来吗?”

赵姨娘抽泣道:“理是这么个理儿,可是,娘舍不得你去。

贾环又说道:“娘,我若留在家里,固然安逸。

但这二房的家产,还不都是宝二哥的,哪里能有我半份呢?”

“娘难道就不为我将来做打算不成?我在琮三哥面前虽说有情分,但若我自己不争气,琮三哥又如何才能提携我呢?”

听到这里,赵姨娘又大哭起来,最终还是答允了下来。

贾环又去找探春道别。

探春看着贾环,不由赞叹道:“环哥儿,你果真长大了,懂事了。

“你这一去,自然少不得你的前程,只是出门在外,莫要像在家里一般。

“你在外面,一切都要听从琮三哥安排,自己也要立的起来,凡事多想一想。

“要踏实肯干,不要偷奸耍滑,只要你安心做事,琮三哥是必然不会亏待了你的。

贾环忍不住说道:“三姐,你这口吻,倒像是父亲呢。

一句话说的探春也笑了起来,抬起手来要打他,将要落下时,却又不舍得,眼圈却又忍不住红了起来。

贾环说道:“三姐,你去问一问林姐姐她们,可有什么东西要我捎去不曾?”

闻言,探春点了点头。

然后果然去找到林黛玉、薛宝琴她们,问有什么东西要捎过去。

林黛玉、薛宝琴等女,听到贾环竟然要去参军,也不由深以为异,同时也忍不住赞叹起来。

她们收拾了些东西,让贾环捎过去。

三日之后,贾环辞别贾母、贾政、王夫人并赵姨娘等人。

带着赵大还有三车的信鸽,径自向蓟州城而去。

贾环从军,倒是让贾母忍不住赞叹了一番。

原先见贾环是个烧糊了的卷子,上不得台面的。

倒是没想到长大了倒是出息了。

而王夫人则是咬牙切齿,恨得牙根发痒。

这个小畜生,竟然也攀上了高枝儿,跑去投奔贾琮那个小畜生去了。

若是果真给他立下功劳来,后面未免不会一起子一起子的起来。

将来说不定倒是要越过宝玉去了。

就不该让这小畜生去参军。

只是自从她借给王家几十万两银子的事情被揭露之后,她在贾家的地位就大不如前。

而贾环想要上进从军,一上来又是求的贾政,她反倒是没有反对的立场。

也惟有在暗中生气而已。

而在贾环走后,梅家梅世鸣也跪倒在梅守礼面前,央求要去从军。

梅守礼怒不可遏,扬言要打断梅世鸣的腿,要和他断绝父子关系。

可是这些,都不能动摇梅世鸣的决心。

无奈之下,梅守礼也只好妥协。

接下来,梅守礼便带着梅世鸣,去宁国府拜访。

别看梅守礼是梅夫人的亲哥哥,自从梅夫人搬入宁国府之后,梅守礼反而极少登门。

都是梅夫人没事的时候去梅家看望梅守礼。

梅守礼身上,有着读书人那种孤傲的臭骨气。

他不愿意来宁国府,是怕人说他贪图宁国府的富贵,怕人在背后戳他脊梁骨。

而这一次,为了儿子,却是不得不主动登门。

这父子两人登门,梅夫人自是欢喜不已。

梅夫人好生款待了他们。

等梅守礼说出来意来,梅夫人也劝起了梅世鸣。

兄长就这么一个子嗣,梅夫人也不愿意让他去参军犯险。

只是梅世鸣打定了主意,梅夫人也只得答允下来。

其实,梅守礼父子这一次前来,也不过是知会梅夫人一番而已。

他们也不用梅夫人写信推荐啥的,梅世鸣和贾琮本就是表兄弟,也极为谙熟,自然不需如此。

梅世鸣自幼理想便是上阵杀敌,如此机会,倒是随了他的愿。

离开宁国府之后,回家收拾了一番。

第二日,梅世鸣便带了两个小厮,迫不及待地向蓟州城进发。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