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是自然的,虽然百姓缴纳的赋税降低了,但是商业赋税提高了,而且商业的赋税要比百姓缴纳的税还要高,所以国库的收入自然会提高的。”
朱雄英又看着洪武大帝说道:“还有一件事情,您务必要在年底前落实。”
洪武大帝问道:“你又要改革?”
朱雄英摇了摇头说道:“并非是改革,只是建议爷爷提高官员的薪酬。”
谈到官员的收入和生活水平,不少人都认为必定十分富足。这样的想象主要受两种文学与历史记忆左右。
其一是唐代诗人白居易所咏的“朱门酒肉臭”,认为读书人一旦为官,自然收入丰厚,生活富足。
其二是历史记载所言的“田连阡陌”“雕梁画栋”,断定做官者必然家中富有田产,广有宅第。
事实真的如此吗?这或许道出了部分官员家庭生计的真实,却难以反映官员真实的全貌。
以明代官员为例,其有热官与冷官、富官与贫官、贪官与清官之别,收入与生活水平也是高下、贫富不一。
明代官员的收入构成,大致分为以下两大类:一是正常收入,以俸给为主。
二是额外收入,包括正常的额外收入,以及灰色收入、黑色收入。
明代官员俸给,分为本色、折色两种支取。本色支取的俸给,又可分为三种:一是“月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