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婆在门外催妆。
杨氏赵氏起身,慧姐扶着晴姐跨出门槛,去堂屋拜别父母。
“幸得爹娘养育相护十余年,情深义厚,恩重如山,不敢忘怀。女儿今嫁,望爹娘善自珍重,长寿百年。”
赵家三代还是头一回嫁闺女,所以赵老大取不到什么经,只略微讲了两句,“嫁为人妇,今后当谨守本分,孝敬公婆,和睦亲族。”
花莲儿就更不用说了,紧张的理了好几回衣裳,脸都快笑僵了,心里一直默念着一段话,是昨天晚上跟妯娌问来的。
“孝敬长辈,和睦亲族,乃为人之本。教养儿女,勤俭持家,方是兴家之道。娘望你今后与夫婿相濡以沫,情深似海,永结同心。”
晴姐俯身拜下,“女儿谨记爹娘教诲。”
慧姐扶着她起身,刚走两步,院外就传来了噼里啪啦的炮仗声。
赵老四提着一篮子糖,边抛边喊,“接喜糖咯。”
梅立松没喝酒,人都有点发晕。
他牵着晴姐,在门外拜谢丈人丈母。
赵老头扭过脸,很快又乐呵呵跟吴二舅说,“我这孙婿,不赖吧。”
他颤颤巍巍的竖起大拇指,“是这个!”
吴二舅以前就嫌弃这个妹夫,现在更嫌弃了,不过大喜的日子,还是得给点面子,于是也大声附和,不赖不赖。
挤挤攘攘的宾客让出一条道。
媒婆嘴里大声说着不重样的吉祥话。
众人簇拥着新人出门,赵大郎和赵四郎一前一后走在晴姐身边送嫁。
后面是帮忙抬嫁妆的表兄弟。梅家来的聘礼已经不少了,更别说赵家出去的赔奁。大大小小的木具,算起来,至少要十多两银子才办的下来。再就是两匹布料,银镯、银簪、银耳坠,还有十两的压箱钱,至于晴姐手里有多少私钱,那就不清楚了。
赵氏杨氏许灵桃一些本家亲戚又往嫁妆里添妆,贵重的有首饰布料,简单的头绳手帕梳子等。
零零散散,又凑了一箱。
村里妇人小媳妇的眼睛都看直了,箱子里的东西她们不知道具体有什么,但柜子箱子盆碗木桶可一眼就能看到。
谁家闺女出门带这么多东西,家底都快搬空了吧?
赵家送嫁妆的车一共六辆,加上梅家四辆接亲的车,热热闹闹,浩浩荡荡。
赵老三赵老四一路撒糖,村里小孩嗷嗷叫着挤在一堆哄抢。
蓉宝嘉宝也抢了几颗,衣服头发都挤乱了,只是出了村子,两人猛得发现不对。
蓉宝看着越走越远的车队,沉默半晌,迷茫的问,“我们怎么过去?”
赵老四反手搂住她的脖子,语气里满是笑意,“哪去啊?”
“去梅家吃酒啊。”
“你吃什么酒?”
蓉宝张大嘴巴,“大姐嫁人,我不能去吃酒吗?”
“吃酒?”赵老四敲了一下她的额头,“你知道多远吗?今天去了,要明天才能回来。”
蓉宝站在原地,看着渐渐消失的驴板车,怅然若失道:“那我就不能送大姐嫁人了。”
赵老四把篮子往后背一甩,用手赶着一群小屁孩,“散了散了,都快回家吃饭。”
嘴巴黑黑的小孩抽了抽鼻子,被赵家的饭菜香的直流口水,但家里只有爹娘和爷爷过去坐席了,不过娘说了,到时会打折箩菜回家。
他用黑乎乎的袖子擦了擦嘴巴,大着胆子问,“赵四爷爷,你家的酒席有肉吃吗?”
略微失落的蓉宝瞪大了眼睛,就连嘉宝也瞳孔一震。
两人齐齐扭头看向赵老四。
赵老四也觉得被人喊爷爷有点显老了,但没办法,辈分大,他成天在村里混,村里的孩子基本上都认识,见是熟人的小孩,就揉了揉他圆乎乎的脑袋,“有啊,一桌子肉呢,走,一起去吃肉。”
小孩不满的从他手下挣扎出来,娘说了,爷们的脑袋不能摸,会长不高的,但对于吃肉的邀请……
小孩皱起脸,心里纠结万分,去了会不会挨打,以及吃一顿肉挨一顿打,哪个更划算。
不过嘴上没表态,但人已经很诚实的跟着去了。
蓉宝看着他,指着自己,“那你该叫我什么?”
小孩还算机灵,只微微一想,便道:“小姑姑。”
蓉宝又指着嘉宝,“他呢。”
“小叔。”
蓉宝咧开嘴笑,笑了一会儿立即收敛了神情,都给人当姑姑了,要成熟稳重些嘞。
.
村里送亲的习俗,一般都是家里的叔伯舅舅和兄弟姊妹,要是人丁不兴,堂兄弟表兄弟也可以,讲究单去双回。
女家送亲的人要是单数,男家接亲的人也是单数,回去的时候就是双数了。
所以赵家就是赵老三赵大郎赵二郎,以及花家两个气度出挑读过书的好后生。
如果不是赵张两家闹的太过难堪,送亲的人也轮不上花家,毕竟张家才是名正言顺的娘舅。
赵大郎娶媳妇那会儿,张家就没来人,那会儿村里人嘀咕了几个月,主要是说赵家不讲情面,外甥娶媳妇,连舅舅都不请,面上多难看啊。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也有说外甥娶媳妇,舅舅都不来的,张家人也真是做的出。
但究竟是赵家没请张家,还是张家不来,那就不清楚了,大家伙连猜带蒙,说什么的都有。
先前外甥娶媳妇舅家都没来,更别说如今外甥女嫁人了,所以大家伙看到是花家的人帮忙送嫁,也只嘀咕了两句,这后娘跟继女还挺亲的。
“能不亲吗?毕竟现在这个又不会下蛋。”梅氏扯起嘴角,冷笑一声,“不好好巴结前头生的,以后死了都没人帮忙摔盆。”
几个妇人互相看了一眼,有人笑问,“你外甥娶媳妇,你个当姑姑的也不去坐席,舍不得兜里的钱啊?”
梅氏脸色铁青,“什么外甥啊?我是攀不起。”
有人的目光闪了闪,拱火道:“你那侄子也是个糊涂蛋,亲姑母不认,就认那些个舅母姨母,分不清里外。也是你脾气好,要换成我,早过去掀桌子了。”
梅氏就抻着脖子骂,骂侄子没教养,是个有娘生没没娘养的,又骂哥嫂无情无义……
故意拨火的人连连附和,巴不得这蠢妇过去把桌子掀了。
不乐意听的就起身走了,背过头就往地上吐了口痰,“呸!什么东西啊!”
都是女人,将来都要给人做儿媳,将心比心,谁愿意被婆婆刻薄。
但就是有些心不好的人,巴不得把嫂子欺负死。作妖的老婆子可恨,煽风点火的小姑子更不是个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