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0章 有眼无珠,君臣默契
大堂之前,数十京卫将领跪着。
王以旂发誓自己只是打了个盹,可走出来后,却看到大堂前跪了一地将领。
「这都认罪了?」王以旂本以为此次审查至少得三五日,可这……
老王抬头看看天色,「我只是打个了盹吧?」
蒋庆之负手看着诸将,「那一夜有人异动,是谁?上前来。」
那一夜府军右卫哗变,京师诸卫中有异动,但事后并未追究。
王以旂本以为此事会悄无声息,等局势稳固后,过个一年半载的再秋后算帐。没想到蒋庆之竟然现在就要调查此事。
这至少得发配……谁会主动认罪?
王以旂掩口打个哈欠。
「下官万死!」
「下官愿意自首!」
「伯爷,是有人蛊惑下官啊!」
三个将领膝行上前,哭的就像是个孩子般的无助。
王以旂的哈欠中止了。
那种难受的滋味儿让他不禁捶打了几下胸口。
文书抬头,「伯爷,这三人算是自首还是……」
三个将领眼巴巴的看着蒋庆之。
蒋庆之抖抖菸灰「自首!」
「多谢伯爷!」
三个将领感激零涕。
剩下的将领被一一带走,随后单独讯问。
这效率……王以旂看傻眼了。
「你是如何让他们开的口?」二人重新回到了大堂内。
「一个做贼多年的人,突然得知官府准备查他,你说他慌不慌?」蒋庆之问道。
「慌!」
「他会作甚?」
「逃跑。」
「没法跑。」
「那只能湮灭罪证。」
「若他不是贼呢?」
「那自然无需如此。」
「故而上次我拒绝了锦衣卫彻查京卫诸将的安排。」
「谁动了谁便是贼,且只要他动了,便会留下痕迹……」王以旂靠着椅背,叹道:「就在那些将领还以为你会雷声大雨点小之时,你却丢出这番话……换了我,怕也只得认了。」
「可我并不觉得可喜。」蒋庆之指指外面,「老王,这才多久,当初跟着成祖皇帝数度北伐,打的草原异族胆寒的虎贲之师,竟然蜕变成了这等模样。说是烂泥都高估了他们。」
「土木堡之战,京卫就被打残了。此后重建再难恢复原先的悍勇。长威伯,此等事难免。」王以旂也颇为感慨。
「为何重建后的京卫会沦为烂泥,你可曾想过?」蒋庆之问道。
王以旂犹豫了一下,「将领不得力。」
「为何不得力?」
王以旂默然。
「老王,你不敢说?」蒋庆之笑了笑。
「哎!土木堡之败后,武人就彻底没落了。」王以旂道出了最大的弊端。
「死于土木堡一役的武将多不胜数,大明精锐也大多战殁,那一战彻底打断了大明武人的脊梁骨……从此文官们粉墨登场,没用多久就彻底把武人踩在自己的脚下。」
蒋庆之前世去过土木堡,那里有个纪念性质的,类似于庙宇般的地儿,里面供奉着死于土木堡之役的文官武将的名录。
「庆之,长威伯,你今日威风倒是威风了,可京卫诸将被你一网打尽,谁来统御京卫?没了将领统御,京卫……陛下晚上睡觉怕是也得睁只眼闭只眼。」
王以旂苦笑道:「我只是打了个盹啊!要命的是,京卫不稳,陛下就不敢放开与那些人争斗。」
你这是本末倒置了啊!
王以旂话中的未尽之意蒋庆之清楚,他说道:「我也想你好我好大家好,可这个大明正是因为这等和稀泥的人太多,才导致如今这等局面。」
蒋庆之眯着眼,「以文制武的老路前宋走过。可结果如何?大明不能再走那条老路了,决不能!」
蒋庆之眉间多了毅色,「要想改变这一切,重建武人信心是第一步。若是我放过那些蠢货,底层将士会如何看?那些士大夫会如何看?他们会觉着依旧还是以文制武……而武人,依旧是一滩烂泥!」
「彻底清洗京卫?」王以旂愕然。
「不行吗?」蒋庆之微笑道:「彻底清洗京卫,重建京卫,以京卫为天下武人榜样,再一步步推行下去。这是个细磨功夫,但我有信心……大明,也需要这等信心。」
「那些士大夫仇视你的理由又多了一条。」王以旂叹道:「不过你债太多,大概也不愁。」
「那些人衣冠楚楚,可内里虱子四处爬行。」蒋庆之讥诮的道:「京卫是陛下手中的棍子……」
……
「当这根棍子犀利时,那些人便不敢跳梁。若这根棍子锈迹斑斑,不堪用。他们便会有恃无恐。」夏言缓缓说道。
嘉靖帝竟然和夏言在一起喝茶。
嘉靖帝给他倒了茶水,夏言下意识的接过,然后恍惚了一下,「上次臣在永寿宫喝茶……还是数年前吧!」
茶水成一道弧线,缓缓注入茶杯中。茶汤碧绿,看着心旷神怡。
嘉靖帝给自己也倒了茶水,「那些人上蹿下跳,不外乎便是想坏了整肃京卫之事,让朕投鼠忌器,不得不继续蛰伏。」
「京卫是个大麻烦,臣当年秉政时也曾想过整肃,可牵一发而动全身,只是开了个口,各方势力便明着暗着施压。」
夏言喝了一口茶水,「臣知晓他们忌惮什麽,可正如陛下所言,那些人有恃无恐……除非陛下有壮士断腕,乃至于看到大明遍地烽烟而不动容的决心,否则许多事不可轻动。」
「你倒是悲观了许多。」嘉靖帝放下茶杯,平静的道:「先帝落水染病亡故之事疑点颇多,设想一番,若先帝真是被人暗害,那些人动机是什麽?」
夏言蹙眉,「先帝频频……先帝有些胡闹。」
「说说。」
「先帝动辄封自己的为大将,令自己领军出征……且喜怒无常……」
那位顽劣天子的恶名天下人皆知,驾崩后民间议论纷纷,都说是这位陛下终于把自己玩死了。
「果真是胡闹?」嘉靖帝说道:「先帝当年借着这些所谓的胡闹,把土木堡之败后,军心不振的京卫渐渐拉出了泥沼。又借着那些所谓的胡闹,不断操练京卫……谁会害怕?」
他的声音很轻,却令夏言宛若听到了一声惊雷。
夏言的眉猛地一挑,「陛下之意……」
嘉靖帝喝了一口茶水,「先帝甚至领军出征,以帝王之尊率军出征,谁干过这等事?」
「太祖皇帝,成祖皇帝。」
太祖皇帝是开国帝王,率军出征是常事儿。直至后期地位尊崇,手下大将无数,这才安居中枢,以筹划战略为主。
而成祖皇帝靖难登基之后,北边蒙元馀孽越发强大,为此成祖数度北伐,再度把那些馀孽按了下去。
随后的帝王在武事上再无建树。
不。
有。
英宗朱祁镇。
这位好大喜功的帝王在王振的蛊惑下来了个御驾亲征,被也先轻松击败。不但本人被俘,且险些导致京师被攻破。
英宗之后,大明帝王再不敢提什麽北征丶北伐,直至那位武宗登基。
北伐!
朕要北伐!
一次次看似胡闹的举动,却让土木堡之败后,恍若被打断脊梁骨的明军渐渐多了生气。
这些过往一桩桩,一件件在夏言的脑海中闪过。
他抬头看着道爷。
道爷神色平静,「明白了?」
再不明白,那就不是夏言。
「那些人担心先帝走太祖皇帝与成祖皇帝的老路!」夏言悚然而惊,「他们在害怕什麽?」
他浑身一震,嘉靖帝淡淡的道:「他们在害怕什麽,只需想想太祖皇帝与成祖称帝在位时文官们的境遇就明白了。」
太祖皇帝一生都在反腐,杀贪官不遗馀力,对文官就如同对待狗一般。
乖,好好做事儿。
不乖,杀了,剥皮实草!
成祖皇帝虽说没有太祖皇帝那麽凶狠,可对文官也毫不客气。
夏言彻底明白了,「那些人……竟敢如此吗?」
那是弑君啊!
「青史斑斑,他们就不怕遗臭万年?」
「青史谁人写就?」嘉靖帝问道。
「舆论为他们掌控……」夏言突然悲号,「这便是臣以为的君子们?臣,有眼无珠啊!」
霜眉不安的在道爷的身边甩了几下尾巴。
「不只是你,许多人都有眼无珠,包括当初的朕。」
嘉靖帝摸摸霜眉的脊背,「朕甫一登基,便对杨廷和等人信之重之,托以腹心。
朕本以为君臣联手便能改天换地,让大明旧貌换新颜。
可朕却错了。在杨廷和等人眼中,江山社稷不及他们所谓的道更重要。为此,他们可以把大明置于险境……」
那些年若非道爷坚持,他这位帝王早已被架空了。
「陛下!」夏言急切的道:「如此,京卫便是陛下手中唯一的利器。京卫不可放任,必须彻底清洗。否则臣担心……」
他豁然起身,「臣这便去寻庆之。」
「坐下!」道爷压压手,夏言一怔,缓缓坐下,「陛下,事不宜迟……」
「你以为庆之放着府军右卫不动是为何,养虎为患?」嘉靖帝淡淡的道:「要清洗京卫,就得有个让那些人闭嘴的理由。而那一夜的哗变……够不够?」
夏言不禁点头,「足矣!」
「庆之与朕有默契。」道爷微笑道:「此刻想来,那些将领应当在瑟瑟发抖吧!」
一个内侍出现在门外,黄锦过去问话,回来禀告道:
「陛下,长威伯在兵部拿下京卫诸将!」
(本章完)
嘉靖帝给他倒了茶水,夏言下意识的接过,然后恍惚了一下,「上次臣在永寿宫喝茶……还是数年前吧!」
茶水成一道弧线,缓缓注入茶杯中。茶汤碧绿,看着心旷神怡。
嘉靖帝给自己也倒了茶水,「那些人上蹿下跳,不外乎便是想坏了整肃京卫之事,让朕投鼠忌器,不得不继续蛰伏。」
「京卫是个大麻烦,臣当年秉政时也曾想过整肃,可牵一发而动全身,只是开了个口,各方势力便明着暗着施压。」
夏言喝了一口茶水,「臣知晓他们忌惮什麽,可正如陛下所言,那些人有恃无恐……除非陛下有壮士断腕,乃至于看到大明遍地烽烟而不动容的决心,否则许多事不可轻动。」
「你倒是悲观了许多。」嘉靖帝放下茶杯,平静的道:「先帝落水染病亡故之事疑点颇多,设想一番,若先帝真是被人暗害,那些人动机是什麽?」
夏言蹙眉,「先帝频频……先帝有些胡闹。」
「说说。」
「先帝动辄封自己的为大将,令自己领军出征……且喜怒无常……」
那位顽劣天子的恶名天下人皆知,驾崩后民间议论纷纷,都说是这位陛下终于把自己玩死了。
「果真是胡闹?」嘉靖帝说道:「先帝当年借着这些所谓的胡闹,把土木堡之败后,军心不振的京卫渐渐拉出了泥沼。又借着那些所谓的胡闹,不断操练京卫……谁会害怕?」
他的声音很轻,却令夏言宛若听到了一声惊雷。
夏言的眉猛地一挑,「陛下之意……」
嘉靖帝喝了一口茶水,「先帝甚至领军出征,以帝王之尊率军出征,谁干过这等事?」
「太祖皇帝,成祖皇帝。」
太祖皇帝是开国帝王,率军出征是常事儿。直至后期地位尊崇,手下大将无数,这才安居中枢,以筹划战略为主。
而成祖皇帝靖难登基之后,北边蒙元馀孽越发强大,为此成祖数度北伐,再度把那些馀孽按了下去。
随后的帝王在武事上再无建树。
不。
有。
英宗朱祁镇。
这位好大喜功的帝王在王振的蛊惑下来了个御驾亲征,被也先轻松击败。不但本人被俘,且险些导致京师被攻破。
英宗之后,大明帝王再不敢提什麽北征丶北伐,直至那位武宗登基。
北伐!
朕要北伐!
一次次看似胡闹的举动,却让土木堡之败后,恍若被打断脊梁骨的明军渐渐多了生气。
这些过往一桩桩,一件件在夏言的脑海中闪过。
他抬头看着道爷。
道爷神色平静,「明白了?」
再不明白,那就不是夏言。
「那些人担心先帝走太祖皇帝与成祖皇帝的老路!」夏言悚然而惊,「他们在害怕什麽?」
他浑身一震,嘉靖帝淡淡的道:「他们在害怕什麽,只需想想太祖皇帝与成祖称帝在位时文官们的境遇就明白了。」
太祖皇帝一生都在反腐,杀贪官不遗馀力,对文官就如同对待狗一般。
乖,好好做事儿。
不乖,杀了,剥皮实草!
成祖皇帝虽说没有太祖皇帝那麽凶狠,可对文官也毫不客气。
夏言彻底明白了,「那些人……竟敢如此吗?」
那是弑君啊!
「青史斑斑,他们就不怕遗臭万年?」
「青史谁人写就?」嘉靖帝问道。
「舆论为他们掌控……」夏言突然悲号,「这便是臣以为的君子们?臣,有眼无珠啊!」
霜眉不安的在道爷的身边甩了几下尾巴。
「不只是你,许多人都有眼无珠,包括当初的朕。」
嘉靖帝摸摸霜眉的脊背,「朕甫一登基,便对杨廷和等人信之重之,托以腹心。
朕本以为君臣联手便能改天换地,让大明旧貌换新颜。
可朕却错了。在杨廷和等人眼中,江山社稷不及他们所谓的道更重要。为此,他们可以把大明置于险境……」
那些年若非道爷坚持,他这位帝王早已被架空了。
「陛下!」夏言急切的道:「如此,京卫便是陛下手中唯一的利器。京卫不可放任,必须彻底清洗。否则臣担心……」
他豁然起身,「臣这便去寻庆之。」
「坐下!」道爷压压手,夏言一怔,缓缓坐下,「陛下,事不宜迟……」
「你以为庆之放着府军右卫不动是为何,养虎为患?」嘉靖帝淡淡的道:「要清洗京卫,就得有个让那些人闭嘴的理由。而那一夜的哗变……够不够?」
夏言不禁点头,「足矣!」
「庆之与朕有默契。」道爷微笑道:「此刻想来,那些将领应当在瑟瑟发抖吧!」
一个内侍出现在门外,黄锦过去问话,回来禀告道:
「陛下,长威伯在兵部拿下京卫诸将!」
(本章完)
嘉靖帝给他倒了茶水,夏言下意识的接过,然后恍惚了一下,「上次臣在永寿宫喝茶……还是数年前吧!」
茶水成一道弧线,缓缓注入茶杯中。茶汤碧绿,看着心旷神怡。
嘉靖帝给自己也倒了茶水,「那些人上蹿下跳,不外乎便是想坏了整肃京卫之事,让朕投鼠忌器,不得不继续蛰伏。」
「京卫是个大麻烦,臣当年秉政时也曾想过整肃,可牵一发而动全身,只是开了个口,各方势力便明着暗着施压。」
夏言喝了一口茶水,「臣知晓他们忌惮什麽,可正如陛下所言,那些人有恃无恐……除非陛下有壮士断腕,乃至于看到大明遍地烽烟而不动容的决心,否则许多事不可轻动。」
「你倒是悲观了许多。」嘉靖帝放下茶杯,平静的道:「先帝落水染病亡故之事疑点颇多,设想一番,若先帝真是被人暗害,那些人动机是什麽?」
夏言蹙眉,「先帝频频……先帝有些胡闹。」
「说说。」
「先帝动辄封自己的为大将,令自己领军出征……且喜怒无常……」
那位顽劣天子的恶名天下人皆知,驾崩后民间议论纷纷,都说是这位陛下终于把自己玩死了。
「果真是胡闹?」嘉靖帝说道:「先帝当年借着这些所谓的胡闹,把土木堡之败后,军心不振的京卫渐渐拉出了泥沼。又借着那些所谓的胡闹,不断操练京卫……谁会害怕?」
他的声音很轻,却令夏言宛若听到了一声惊雷。
夏言的眉猛地一挑,「陛下之意……」
嘉靖帝喝了一口茶水,「先帝甚至领军出征,以帝王之尊率军出征,谁干过这等事?」
「太祖皇帝,成祖皇帝。」
太祖皇帝是开国帝王,率军出征是常事儿。直至后期地位尊崇,手下大将无数,这才安居中枢,以筹划战略为主。
而成祖皇帝靖难登基之后,北边蒙元馀孽越发强大,为此成祖数度北伐,再度把那些馀孽按了下去。
随后的帝王在武事上再无建树。
不。
有。
英宗朱祁镇。
这位好大喜功的帝王在王振的蛊惑下来了个御驾亲征,被也先轻松击败。不但本人被俘,且险些导致京师被攻破。
英宗之后,大明帝王再不敢提什麽北征丶北伐,直至那位武宗登基。
北伐!
朕要北伐!
一次次看似胡闹的举动,却让土木堡之败后,恍若被打断脊梁骨的明军渐渐多了生气。
这些过往一桩桩,一件件在夏言的脑海中闪过。
他抬头看着道爷。
道爷神色平静,「明白了?」
再不明白,那就不是夏言。
「那些人担心先帝走太祖皇帝与成祖皇帝的老路!」夏言悚然而惊,「他们在害怕什麽?」
他浑身一震,嘉靖帝淡淡的道:「他们在害怕什麽,只需想想太祖皇帝与成祖称帝在位时文官们的境遇就明白了。」
太祖皇帝一生都在反腐,杀贪官不遗馀力,对文官就如同对待狗一般。
乖,好好做事儿。
不乖,杀了,剥皮实草!
成祖皇帝虽说没有太祖皇帝那麽凶狠,可对文官也毫不客气。
夏言彻底明白了,「那些人……竟敢如此吗?」
那是弑君啊!
「青史斑斑,他们就不怕遗臭万年?」
「青史谁人写就?」嘉靖帝问道。
「舆论为他们掌控……」夏言突然悲号,「这便是臣以为的君子们?臣,有眼无珠啊!」
霜眉不安的在道爷的身边甩了几下尾巴。
「不只是你,许多人都有眼无珠,包括当初的朕。」
嘉靖帝摸摸霜眉的脊背,「朕甫一登基,便对杨廷和等人信之重之,托以腹心。
朕本以为君臣联手便能改天换地,让大明旧貌换新颜。
可朕却错了。在杨廷和等人眼中,江山社稷不及他们所谓的道更重要。为此,他们可以把大明置于险境……」
那些年若非道爷坚持,他这位帝王早已被架空了。
「陛下!」夏言急切的道:「如此,京卫便是陛下手中唯一的利器。京卫不可放任,必须彻底清洗。否则臣担心……」
他豁然起身,「臣这便去寻庆之。」
「坐下!」道爷压压手,夏言一怔,缓缓坐下,「陛下,事不宜迟……」
「你以为庆之放着府军右卫不动是为何,养虎为患?」嘉靖帝淡淡的道:「要清洗京卫,就得有个让那些人闭嘴的理由。而那一夜的哗变……够不够?」
夏言不禁点头,「足矣!」
「庆之与朕有默契。」道爷微笑道:「此刻想来,那些将领应当在瑟瑟发抖吧!」
一个内侍出现在门外,黄锦过去问话,回来禀告道:
「陛下,长威伯在兵部拿下京卫诸将!」
(本章完)
嘉靖帝给他倒了茶水,夏言下意识的接过,然后恍惚了一下,「上次臣在永寿宫喝茶……还是数年前吧!」
茶水成一道弧线,缓缓注入茶杯中。茶汤碧绿,看着心旷神怡。
嘉靖帝给自己也倒了茶水,「那些人上蹿下跳,不外乎便是想坏了整肃京卫之事,让朕投鼠忌器,不得不继续蛰伏。」
「京卫是个大麻烦,臣当年秉政时也曾想过整肃,可牵一发而动全身,只是开了个口,各方势力便明着暗着施压。」
夏言喝了一口茶水,「臣知晓他们忌惮什麽,可正如陛下所言,那些人有恃无恐……除非陛下有壮士断腕,乃至于看到大明遍地烽烟而不动容的决心,否则许多事不可轻动。」
「你倒是悲观了许多。」嘉靖帝放下茶杯,平静的道:「先帝落水染病亡故之事疑点颇多,设想一番,若先帝真是被人暗害,那些人动机是什麽?」
夏言蹙眉,「先帝频频……先帝有些胡闹。」
「说说。」
「先帝动辄封自己的为大将,令自己领军出征……且喜怒无常……」
那位顽劣天子的恶名天下人皆知,驾崩后民间议论纷纷,都说是这位陛下终于把自己玩死了。
「果真是胡闹?」嘉靖帝说道:「先帝当年借着这些所谓的胡闹,把土木堡之败后,军心不振的京卫渐渐拉出了泥沼。又借着那些所谓的胡闹,不断操练京卫……谁会害怕?」
他的声音很轻,却令夏言宛若听到了一声惊雷。
夏言的眉猛地一挑,「陛下之意……」
嘉靖帝喝了一口茶水,「先帝甚至领军出征,以帝王之尊率军出征,谁干过这等事?」
「太祖皇帝,成祖皇帝。」
太祖皇帝是开国帝王,率军出征是常事儿。直至后期地位尊崇,手下大将无数,这才安居中枢,以筹划战略为主。
而成祖皇帝靖难登基之后,北边蒙元馀孽越发强大,为此成祖数度北伐,再度把那些馀孽按了下去。
随后的帝王在武事上再无建树。
不。
有。
英宗朱祁镇。
这位好大喜功的帝王在王振的蛊惑下来了个御驾亲征,被也先轻松击败。不但本人被俘,且险些导致京师被攻破。
英宗之后,大明帝王再不敢提什麽北征丶北伐,直至那位武宗登基。
北伐!
朕要北伐!
一次次看似胡闹的举动,却让土木堡之败后,恍若被打断脊梁骨的明军渐渐多了生气。
这些过往一桩桩,一件件在夏言的脑海中闪过。
他抬头看着道爷。
道爷神色平静,「明白了?」
再不明白,那就不是夏言。
「那些人担心先帝走太祖皇帝与成祖皇帝的老路!」夏言悚然而惊,「他们在害怕什麽?」
他浑身一震,嘉靖帝淡淡的道:「他们在害怕什麽,只需想想太祖皇帝与成祖称帝在位时文官们的境遇就明白了。」
太祖皇帝一生都在反腐,杀贪官不遗馀力,对文官就如同对待狗一般。
乖,好好做事儿。
不乖,杀了,剥皮实草!
成祖皇帝虽说没有太祖皇帝那麽凶狠,可对文官也毫不客气。
夏言彻底明白了,「那些人……竟敢如此吗?」
那是弑君啊!
「青史斑斑,他们就不怕遗臭万年?」
「青史谁人写就?」嘉靖帝问道。
「舆论为他们掌控……」夏言突然悲号,「这便是臣以为的君子们?臣,有眼无珠啊!」
霜眉不安的在道爷的身边甩了几下尾巴。
「不只是你,许多人都有眼无珠,包括当初的朕。」
嘉靖帝摸摸霜眉的脊背,「朕甫一登基,便对杨廷和等人信之重之,托以腹心。
朕本以为君臣联手便能改天换地,让大明旧貌换新颜。
可朕却错了。在杨廷和等人眼中,江山社稷不及他们所谓的道更重要。为此,他们可以把大明置于险境……」
那些年若非道爷坚持,他这位帝王早已被架空了。
「陛下!」夏言急切的道:「如此,京卫便是陛下手中唯一的利器。京卫不可放任,必须彻底清洗。否则臣担心……」
他豁然起身,「臣这便去寻庆之。」
「坐下!」道爷压压手,夏言一怔,缓缓坐下,「陛下,事不宜迟……」
「你以为庆之放着府军右卫不动是为何,养虎为患?」嘉靖帝淡淡的道:「要清洗京卫,就得有个让那些人闭嘴的理由。而那一夜的哗变……够不够?」
夏言不禁点头,「足矣!」
「庆之与朕有默契。」道爷微笑道:「此刻想来,那些将领应当在瑟瑟发抖吧!」
一个内侍出现在门外,黄锦过去问话,回来禀告道:
「陛下,长威伯在兵部拿下京卫诸将!」
(本章完)
嘉靖帝给他倒了茶水,夏言下意识的接过,然后恍惚了一下,「上次臣在永寿宫喝茶……还是数年前吧!」
茶水成一道弧线,缓缓注入茶杯中。茶汤碧绿,看着心旷神怡。
嘉靖帝给自己也倒了茶水,「那些人上蹿下跳,不外乎便是想坏了整肃京卫之事,让朕投鼠忌器,不得不继续蛰伏。」
「京卫是个大麻烦,臣当年秉政时也曾想过整肃,可牵一发而动全身,只是开了个口,各方势力便明着暗着施压。」
夏言喝了一口茶水,「臣知晓他们忌惮什麽,可正如陛下所言,那些人有恃无恐……除非陛下有壮士断腕,乃至于看到大明遍地烽烟而不动容的决心,否则许多事不可轻动。」
「你倒是悲观了许多。」嘉靖帝放下茶杯,平静的道:「先帝落水染病亡故之事疑点颇多,设想一番,若先帝真是被人暗害,那些人动机是什麽?」
夏言蹙眉,「先帝频频……先帝有些胡闹。」
「说说。」
「先帝动辄封自己的为大将,令自己领军出征……且喜怒无常……」
那位顽劣天子的恶名天下人皆知,驾崩后民间议论纷纷,都说是这位陛下终于把自己玩死了。
「果真是胡闹?」嘉靖帝说道:「先帝当年借着这些所谓的胡闹,把土木堡之败后,军心不振的京卫渐渐拉出了泥沼。又借着那些所谓的胡闹,不断操练京卫……谁会害怕?」
他的声音很轻,却令夏言宛若听到了一声惊雷。
夏言的眉猛地一挑,「陛下之意……」
嘉靖帝喝了一口茶水,「先帝甚至领军出征,以帝王之尊率军出征,谁干过这等事?」
「太祖皇帝,成祖皇帝。」
太祖皇帝是开国帝王,率军出征是常事儿。直至后期地位尊崇,手下大将无数,这才安居中枢,以筹划战略为主。
而成祖皇帝靖难登基之后,北边蒙元馀孽越发强大,为此成祖数度北伐,再度把那些馀孽按了下去。
随后的帝王在武事上再无建树。
不。
有。
英宗朱祁镇。
这位好大喜功的帝王在王振的蛊惑下来了个御驾亲征,被也先轻松击败。不但本人被俘,且险些导致京师被攻破。
英宗之后,大明帝王再不敢提什麽北征丶北伐,直至那位武宗登基。
北伐!
朕要北伐!
一次次看似胡闹的举动,却让土木堡之败后,恍若被打断脊梁骨的明军渐渐多了生气。
这些过往一桩桩,一件件在夏言的脑海中闪过。
他抬头看着道爷。
道爷神色平静,「明白了?」
再不明白,那就不是夏言。
「那些人担心先帝走太祖皇帝与成祖皇帝的老路!」夏言悚然而惊,「他们在害怕什麽?」
他浑身一震,嘉靖帝淡淡的道:「他们在害怕什麽,只需想想太祖皇帝与成祖称帝在位时文官们的境遇就明白了。」
太祖皇帝一生都在反腐,杀贪官不遗馀力,对文官就如同对待狗一般。
乖,好好做事儿。
不乖,杀了,剥皮实草!
成祖皇帝虽说没有太祖皇帝那麽凶狠,可对文官也毫不客气。
夏言彻底明白了,「那些人……竟敢如此吗?」
那是弑君啊!
「青史斑斑,他们就不怕遗臭万年?」
「青史谁人写就?」嘉靖帝问道。
「舆论为他们掌控……」夏言突然悲号,「这便是臣以为的君子们?臣,有眼无珠啊!」
霜眉不安的在道爷的身边甩了几下尾巴。
「不只是你,许多人都有眼无珠,包括当初的朕。」
嘉靖帝摸摸霜眉的脊背,「朕甫一登基,便对杨廷和等人信之重之,托以腹心。
朕本以为君臣联手便能改天换地,让大明旧貌换新颜。
可朕却错了。在杨廷和等人眼中,江山社稷不及他们所谓的道更重要。为此,他们可以把大明置于险境……」
那些年若非道爷坚持,他这位帝王早已被架空了。
「陛下!」夏言急切的道:「如此,京卫便是陛下手中唯一的利器。京卫不可放任,必须彻底清洗。否则臣担心……」
他豁然起身,「臣这便去寻庆之。」
「坐下!」道爷压压手,夏言一怔,缓缓坐下,「陛下,事不宜迟……」
「你以为庆之放着府军右卫不动是为何,养虎为患?」嘉靖帝淡淡的道:「要清洗京卫,就得有个让那些人闭嘴的理由。而那一夜的哗变……够不够?」
夏言不禁点头,「足矣!」
「庆之与朕有默契。」道爷微笑道:「此刻想来,那些将领应当在瑟瑟发抖吧!」
一个内侍出现在门外,黄锦过去问话,回来禀告道:
「陛下,长威伯在兵部拿下京卫诸将!」
(本章完)
嘉靖帝给他倒了茶水,夏言下意识的接过,然后恍惚了一下,「上次臣在永寿宫喝茶……还是数年前吧!」
茶水成一道弧线,缓缓注入茶杯中。茶汤碧绿,看着心旷神怡。
嘉靖帝给自己也倒了茶水,「那些人上蹿下跳,不外乎便是想坏了整肃京卫之事,让朕投鼠忌器,不得不继续蛰伏。」
「京卫是个大麻烦,臣当年秉政时也曾想过整肃,可牵一发而动全身,只是开了个口,各方势力便明着暗着施压。」
夏言喝了一口茶水,「臣知晓他们忌惮什麽,可正如陛下所言,那些人有恃无恐……除非陛下有壮士断腕,乃至于看到大明遍地烽烟而不动容的决心,否则许多事不可轻动。」
「你倒是悲观了许多。」嘉靖帝放下茶杯,平静的道:「先帝落水染病亡故之事疑点颇多,设想一番,若先帝真是被人暗害,那些人动机是什麽?」
夏言蹙眉,「先帝频频……先帝有些胡闹。」
「说说。」
「先帝动辄封自己的为大将,令自己领军出征……且喜怒无常……」
那位顽劣天子的恶名天下人皆知,驾崩后民间议论纷纷,都说是这位陛下终于把自己玩死了。
「果真是胡闹?」嘉靖帝说道:「先帝当年借着这些所谓的胡闹,把土木堡之败后,军心不振的京卫渐渐拉出了泥沼。又借着那些所谓的胡闹,不断操练京卫……谁会害怕?」
他的声音很轻,却令夏言宛若听到了一声惊雷。
夏言的眉猛地一挑,「陛下之意……」
嘉靖帝喝了一口茶水,「先帝甚至领军出征,以帝王之尊率军出征,谁干过这等事?」
「太祖皇帝,成祖皇帝。」
太祖皇帝是开国帝王,率军出征是常事儿。直至后期地位尊崇,手下大将无数,这才安居中枢,以筹划战略为主。
而成祖皇帝靖难登基之后,北边蒙元馀孽越发强大,为此成祖数度北伐,再度把那些馀孽按了下去。
随后的帝王在武事上再无建树。
不。
有。
英宗朱祁镇。
这位好大喜功的帝王在王振的蛊惑下来了个御驾亲征,被也先轻松击败。不但本人被俘,且险些导致京师被攻破。
英宗之后,大明帝王再不敢提什麽北征丶北伐,直至那位武宗登基。
北伐!
朕要北伐!
一次次看似胡闹的举动,却让土木堡之败后,恍若被打断脊梁骨的明军渐渐多了生气。
这些过往一桩桩,一件件在夏言的脑海中闪过。
他抬头看着道爷。
道爷神色平静,「明白了?」
再不明白,那就不是夏言。
「那些人担心先帝走太祖皇帝与成祖皇帝的老路!」夏言悚然而惊,「他们在害怕什麽?」
他浑身一震,嘉靖帝淡淡的道:「他们在害怕什麽,只需想想太祖皇帝与成祖称帝在位时文官们的境遇就明白了。」
太祖皇帝一生都在反腐,杀贪官不遗馀力,对文官就如同对待狗一般。
乖,好好做事儿。
不乖,杀了,剥皮实草!
成祖皇帝虽说没有太祖皇帝那麽凶狠,可对文官也毫不客气。
夏言彻底明白了,「那些人……竟敢如此吗?」
那是弑君啊!
「青史斑斑,他们就不怕遗臭万年?」
「青史谁人写就?」嘉靖帝问道。
「舆论为他们掌控……」夏言突然悲号,「这便是臣以为的君子们?臣,有眼无珠啊!」
霜眉不安的在道爷的身边甩了几下尾巴。
「不只是你,许多人都有眼无珠,包括当初的朕。」
嘉靖帝摸摸霜眉的脊背,「朕甫一登基,便对杨廷和等人信之重之,托以腹心。
朕本以为君臣联手便能改天换地,让大明旧貌换新颜。
可朕却错了。在杨廷和等人眼中,江山社稷不及他们所谓的道更重要。为此,他们可以把大明置于险境……」
那些年若非道爷坚持,他这位帝王早已被架空了。
「陛下!」夏言急切的道:「如此,京卫便是陛下手中唯一的利器。京卫不可放任,必须彻底清洗。否则臣担心……」
他豁然起身,「臣这便去寻庆之。」
「坐下!」道爷压压手,夏言一怔,缓缓坐下,「陛下,事不宜迟……」
「你以为庆之放着府军右卫不动是为何,养虎为患?」嘉靖帝淡淡的道:「要清洗京卫,就得有个让那些人闭嘴的理由。而那一夜的哗变……够不够?」
夏言不禁点头,「足矣!」
「庆之与朕有默契。」道爷微笑道:「此刻想来,那些将领应当在瑟瑟发抖吧!」
一个内侍出现在门外,黄锦过去问话,回来禀告道:
「陛下,长威伯在兵部拿下京卫诸将!」
(本章完)
嘉靖帝给他倒了茶水,夏言下意识的接过,然后恍惚了一下,「上次臣在永寿宫喝茶……还是数年前吧!」
茶水成一道弧线,缓缓注入茶杯中。茶汤碧绿,看着心旷神怡。
嘉靖帝给自己也倒了茶水,「那些人上蹿下跳,不外乎便是想坏了整肃京卫之事,让朕投鼠忌器,不得不继续蛰伏。」
「京卫是个大麻烦,臣当年秉政时也曾想过整肃,可牵一发而动全身,只是开了个口,各方势力便明着暗着施压。」
夏言喝了一口茶水,「臣知晓他们忌惮什麽,可正如陛下所言,那些人有恃无恐……除非陛下有壮士断腕,乃至于看到大明遍地烽烟而不动容的决心,否则许多事不可轻动。」
「你倒是悲观了许多。」嘉靖帝放下茶杯,平静的道:「先帝落水染病亡故之事疑点颇多,设想一番,若先帝真是被人暗害,那些人动机是什麽?」
夏言蹙眉,「先帝频频……先帝有些胡闹。」
「说说。」
「先帝动辄封自己的为大将,令自己领军出征……且喜怒无常……」
那位顽劣天子的恶名天下人皆知,驾崩后民间议论纷纷,都说是这位陛下终于把自己玩死了。
「果真是胡闹?」嘉靖帝说道:「先帝当年借着这些所谓的胡闹,把土木堡之败后,军心不振的京卫渐渐拉出了泥沼。又借着那些所谓的胡闹,不断操练京卫……谁会害怕?」
他的声音很轻,却令夏言宛若听到了一声惊雷。
夏言的眉猛地一挑,「陛下之意……」
嘉靖帝喝了一口茶水,「先帝甚至领军出征,以帝王之尊率军出征,谁干过这等事?」
「太祖皇帝,成祖皇帝。」
太祖皇帝是开国帝王,率军出征是常事儿。直至后期地位尊崇,手下大将无数,这才安居中枢,以筹划战略为主。
而成祖皇帝靖难登基之后,北边蒙元馀孽越发强大,为此成祖数度北伐,再度把那些馀孽按了下去。
随后的帝王在武事上再无建树。
不。
有。
英宗朱祁镇。
这位好大喜功的帝王在王振的蛊惑下来了个御驾亲征,被也先轻松击败。不但本人被俘,且险些导致京师被攻破。
英宗之后,大明帝王再不敢提什麽北征丶北伐,直至那位武宗登基。
北伐!
朕要北伐!
一次次看似胡闹的举动,却让土木堡之败后,恍若被打断脊梁骨的明军渐渐多了生气。
这些过往一桩桩,一件件在夏言的脑海中闪过。
他抬头看着道爷。
道爷神色平静,「明白了?」
再不明白,那就不是夏言。
「那些人担心先帝走太祖皇帝与成祖皇帝的老路!」夏言悚然而惊,「他们在害怕什麽?」
他浑身一震,嘉靖帝淡淡的道:「他们在害怕什麽,只需想想太祖皇帝与成祖称帝在位时文官们的境遇就明白了。」
太祖皇帝一生都在反腐,杀贪官不遗馀力,对文官就如同对待狗一般。
乖,好好做事儿。
不乖,杀了,剥皮实草!
成祖皇帝虽说没有太祖皇帝那麽凶狠,可对文官也毫不客气。
夏言彻底明白了,「那些人……竟敢如此吗?」
那是弑君啊!
「青史斑斑,他们就不怕遗臭万年?」
「青史谁人写就?」嘉靖帝问道。
「舆论为他们掌控……」夏言突然悲号,「这便是臣以为的君子们?臣,有眼无珠啊!」
霜眉不安的在道爷的身边甩了几下尾巴。
「不只是你,许多人都有眼无珠,包括当初的朕。」
嘉靖帝摸摸霜眉的脊背,「朕甫一登基,便对杨廷和等人信之重之,托以腹心。
朕本以为君臣联手便能改天换地,让大明旧貌换新颜。
可朕却错了。在杨廷和等人眼中,江山社稷不及他们所谓的道更重要。为此,他们可以把大明置于险境……」
那些年若非道爷坚持,他这位帝王早已被架空了。
「陛下!」夏言急切的道:「如此,京卫便是陛下手中唯一的利器。京卫不可放任,必须彻底清洗。否则臣担心……」
他豁然起身,「臣这便去寻庆之。」
「坐下!」道爷压压手,夏言一怔,缓缓坐下,「陛下,事不宜迟……」
「你以为庆之放着府军右卫不动是为何,养虎为患?」嘉靖帝淡淡的道:「要清洗京卫,就得有个让那些人闭嘴的理由。而那一夜的哗变……够不够?」
夏言不禁点头,「足矣!」
「庆之与朕有默契。」道爷微笑道:「此刻想来,那些将领应当在瑟瑟发抖吧!」
一个内侍出现在门外,黄锦过去问话,回来禀告道:
「陛下,长威伯在兵部拿下京卫诸将!」
(本章完)
嘉靖帝给他倒了茶水,夏言下意识的接过,然后恍惚了一下,「上次臣在永寿宫喝茶……还是数年前吧!」
茶水成一道弧线,缓缓注入茶杯中。茶汤碧绿,看着心旷神怡。
嘉靖帝给自己也倒了茶水,「那些人上蹿下跳,不外乎便是想坏了整肃京卫之事,让朕投鼠忌器,不得不继续蛰伏。」
「京卫是个大麻烦,臣当年秉政时也曾想过整肃,可牵一发而动全身,只是开了个口,各方势力便明着暗着施压。」
夏言喝了一口茶水,「臣知晓他们忌惮什麽,可正如陛下所言,那些人有恃无恐……除非陛下有壮士断腕,乃至于看到大明遍地烽烟而不动容的决心,否则许多事不可轻动。」
「你倒是悲观了许多。」嘉靖帝放下茶杯,平静的道:「先帝落水染病亡故之事疑点颇多,设想一番,若先帝真是被人暗害,那些人动机是什麽?」
夏言蹙眉,「先帝频频……先帝有些胡闹。」
「说说。」
「先帝动辄封自己的为大将,令自己领军出征……且喜怒无常……」
那位顽劣天子的恶名天下人皆知,驾崩后民间议论纷纷,都说是这位陛下终于把自己玩死了。
「果真是胡闹?」嘉靖帝说道:「先帝当年借着这些所谓的胡闹,把土木堡之败后,军心不振的京卫渐渐拉出了泥沼。又借着那些所谓的胡闹,不断操练京卫……谁会害怕?」
他的声音很轻,却令夏言宛若听到了一声惊雷。
夏言的眉猛地一挑,「陛下之意……」
嘉靖帝喝了一口茶水,「先帝甚至领军出征,以帝王之尊率军出征,谁干过这等事?」
「太祖皇帝,成祖皇帝。」
太祖皇帝是开国帝王,率军出征是常事儿。直至后期地位尊崇,手下大将无数,这才安居中枢,以筹划战略为主。
而成祖皇帝靖难登基之后,北边蒙元馀孽越发强大,为此成祖数度北伐,再度把那些馀孽按了下去。
随后的帝王在武事上再无建树。
不。
有。
英宗朱祁镇。
这位好大喜功的帝王在王振的蛊惑下来了个御驾亲征,被也先轻松击败。不但本人被俘,且险些导致京师被攻破。
英宗之后,大明帝王再不敢提什麽北征丶北伐,直至那位武宗登基。
北伐!
朕要北伐!
一次次看似胡闹的举动,却让土木堡之败后,恍若被打断脊梁骨的明军渐渐多了生气。
这些过往一桩桩,一件件在夏言的脑海中闪过。
他抬头看着道爷。
道爷神色平静,「明白了?」
再不明白,那就不是夏言。
「那些人担心先帝走太祖皇帝与成祖皇帝的老路!」夏言悚然而惊,「他们在害怕什麽?」
他浑身一震,嘉靖帝淡淡的道:「他们在害怕什麽,只需想想太祖皇帝与成祖称帝在位时文官们的境遇就明白了。」
太祖皇帝一生都在反腐,杀贪官不遗馀力,对文官就如同对待狗一般。
乖,好好做事儿。
不乖,杀了,剥皮实草!
成祖皇帝虽说没有太祖皇帝那麽凶狠,可对文官也毫不客气。
夏言彻底明白了,「那些人……竟敢如此吗?」
那是弑君啊!
「青史斑斑,他们就不怕遗臭万年?」
「青史谁人写就?」嘉靖帝问道。
「舆论为他们掌控……」夏言突然悲号,「这便是臣以为的君子们?臣,有眼无珠啊!」
霜眉不安的在道爷的身边甩了几下尾巴。
「不只是你,许多人都有眼无珠,包括当初的朕。」
嘉靖帝摸摸霜眉的脊背,「朕甫一登基,便对杨廷和等人信之重之,托以腹心。
朕本以为君臣联手便能改天换地,让大明旧貌换新颜。
可朕却错了。在杨廷和等人眼中,江山社稷不及他们所谓的道更重要。为此,他们可以把大明置于险境……」
那些年若非道爷坚持,他这位帝王早已被架空了。
「陛下!」夏言急切的道:「如此,京卫便是陛下手中唯一的利器。京卫不可放任,必须彻底清洗。否则臣担心……」
他豁然起身,「臣这便去寻庆之。」
「坐下!」道爷压压手,夏言一怔,缓缓坐下,「陛下,事不宜迟……」
「你以为庆之放着府军右卫不动是为何,养虎为患?」嘉靖帝淡淡的道:「要清洗京卫,就得有个让那些人闭嘴的理由。而那一夜的哗变……够不够?」
夏言不禁点头,「足矣!」
「庆之与朕有默契。」道爷微笑道:「此刻想来,那些将领应当在瑟瑟发抖吧!」
一个内侍出现在门外,黄锦过去问话,回来禀告道:
「陛下,长威伯在兵部拿下京卫诸将!」
(本章完)
嘉靖帝给他倒了茶水,夏言下意识的接过,然后恍惚了一下,「上次臣在永寿宫喝茶……还是数年前吧!」
茶水成一道弧线,缓缓注入茶杯中。茶汤碧绿,看着心旷神怡。
嘉靖帝给自己也倒了茶水,「那些人上蹿下跳,不外乎便是想坏了整肃京卫之事,让朕投鼠忌器,不得不继续蛰伏。」
「京卫是个大麻烦,臣当年秉政时也曾想过整肃,可牵一发而动全身,只是开了个口,各方势力便明着暗着施压。」
夏言喝了一口茶水,「臣知晓他们忌惮什麽,可正如陛下所言,那些人有恃无恐……除非陛下有壮士断腕,乃至于看到大明遍地烽烟而不动容的决心,否则许多事不可轻动。」
「你倒是悲观了许多。」嘉靖帝放下茶杯,平静的道:「先帝落水染病亡故之事疑点颇多,设想一番,若先帝真是被人暗害,那些人动机是什麽?」
夏言蹙眉,「先帝频频……先帝有些胡闹。」
「说说。」
「先帝动辄封自己的为大将,令自己领军出征……且喜怒无常……」
那位顽劣天子的恶名天下人皆知,驾崩后民间议论纷纷,都说是这位陛下终于把自己玩死了。
「果真是胡闹?」嘉靖帝说道:「先帝当年借着这些所谓的胡闹,把土木堡之败后,军心不振的京卫渐渐拉出了泥沼。又借着那些所谓的胡闹,不断操练京卫……谁会害怕?」
他的声音很轻,却令夏言宛若听到了一声惊雷。
夏言的眉猛地一挑,「陛下之意……」
嘉靖帝喝了一口茶水,「先帝甚至领军出征,以帝王之尊率军出征,谁干过这等事?」
「太祖皇帝,成祖皇帝。」
太祖皇帝是开国帝王,率军出征是常事儿。直至后期地位尊崇,手下大将无数,这才安居中枢,以筹划战略为主。
而成祖皇帝靖难登基之后,北边蒙元馀孽越发强大,为此成祖数度北伐,再度把那些馀孽按了下去。
随后的帝王在武事上再无建树。
不。
有。
英宗朱祁镇。
这位好大喜功的帝王在王振的蛊惑下来了个御驾亲征,被也先轻松击败。不但本人被俘,且险些导致京师被攻破。
英宗之后,大明帝王再不敢提什麽北征丶北伐,直至那位武宗登基。
北伐!
朕要北伐!
一次次看似胡闹的举动,却让土木堡之败后,恍若被打断脊梁骨的明军渐渐多了生气。
这些过往一桩桩,一件件在夏言的脑海中闪过。
他抬头看着道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