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2 / 2)

麟趾 梦溪石 1741 字 5个月前
🎁美女直播

于是谭今和周翊就出现在这里,当然,他们身上的官职,也已经不是房州刺史和房州主簿,而是兵部侍郎与兵部员外郎。

在本朝,兵部侍郎的品阶与中州刺史相同,但在中央跟在地方为官,这差别就大了去了,谭今这种任命,明为平调,实则升迁,是大大的提拔之举。

不过也没多少人羡慕他,毕竟刚上任就要远赴南夷那等瘴疠横行之地,而非在京城享福,这侍郎的福,也得有命回来享才行,多少官员去了岭南,因水土不服染上疾病,英年早逝的更大有人在。

谭今

生性小富即安,接到任命之后还有过犹豫,心想要不要辞官回去种田算了,万一在岭南染上什么疟疾,丢了小命,那可不是闹着玩儿的,结果被周翊指着鼻子骂了一顿,这才打消念头。

如今他跟在两位殿下身后前往岭南,累是累了些,但他们随行有太医,还有早就准备好的草药,就地休整时,安王就下令士兵们以营为单位生火烧柴熬制草药,每人一碗喝下去,这一路过来,得病的人居然寥寥无几。谭今这才觉得自己完全是杞人忧天了,以当年竹山之战时安王表现出来的谨慎细致,又怎么会没注意到这种细节?

此时听见自家三哥的埋汰,又听见谭今的笑声,贺湛没好气道:“我哪里狗不理了!”

贺融:“你这一路又是唱曲又是吟诗,嗓子都快嚎哑了,上回有条狗在路边听见了,立马扭头就跑,这不是狗不理是什么?”

贺湛忽然嘿嘿一笑:“那你还理我,不是比狗还……”

谭今在后面听他们兄弟俩信口胡扯,又有点想笑了,得亏这回及时忍住,不然安王殿下斗嘴输了,估计是要发作到自己身上来的。

看着安王的背影,谭今就不由得想起自己的仕途际遇,他人生的几次转折,都与这位安王殿下挂钩,而当年在竹山时的瘦弱少年,如今也已长成高大秀颀的青年。

那时候他也想过,皇长子这一家此去长安,如果运气好的话,也许就不用再过从前的苦日子,但谭今万万没想到,对方竟然是天降紫微星,从被废庶人,居然还能一步步重新登顶。

他知道,嘉祐帝有今日,离不开眼前这位安王殿下的筹谋。

也因此,谭今对贺融怀有一种莫名的敬畏,比面对贺湛时更甚。

他看不清自己未来的路,但他懂得顺应局势,跟随qiáng者,在听说自己的调令是贺融向皇帝亲自开口要来之后,谭今与周翊商议了整整一个晚上,毅然决然上了安王这艘船。

行军十多日,大军终于抵达洪州地界。

洪州刺史姜寻提前得到消息,早已带领洪州一gān大小官员等候在官道上。

姜寻从未见过贺融贺湛,但也听过他们的事迹,也许朝廷不乏因为贺融贺湛年轻,而怀疑他们是否能完成这次的差事,但姜寻却不敢小看这两位,因为当初贺融他们从甘州出发,前往西突厥,与甘州刺史梁昱打了不少jiāo道,而梁昱正是他的好友。

两人书信往来频繁,姜寻也比别人多知道不少关于贺融贺湛的事情,是以看见贺融下马,他忙迎上去,恭恭敬敬行礼寒暄,命人将大军安置在城外兵营,又将贺融等人迎入城中官驿歇息。

“此地简陋,还请两位殿下包涵,下官已经让人准备了饭菜和热水,为殿下与诸位洗尘。”

“不忙!”谁知贺湛表现得比姜寻想象的还要急切。“岭南如今形势如何了?”

第85章

姜寻没想到钦差如此迫不及待,幸好他早有准备。

“那些叛军本是南夷人,在山野居住惯了,根本不可能在广州城久住,他们杀了经略使,又劫掠一番之后,还未知是否已经退出广州,只听说如今岭南一带车马凋零,备受摧残,百姓轻易不敢出门,甚是风声鹤唳。”

贺融问道:“上奏朝廷的奏疏里语焉不详,我一直想知道,南夷六部内乱,缘何殃及汉人?就算那些南夷人不像归义夫人那样,愿意归附天朝,也不至于贸然挑衅朝廷大军,为何黎栈竟敢如此大胆?”

姜寻叹道:“下官略知一二,此事说来话长。自古岭南此地,南夷人众多,至前朝时,中原朝廷打败当时的南夷王,将南夷并入中原版图,但朝廷依旧将岭南视为蛮荒之地,将南夷人视为未开化之民,朝廷派去驻守的官员,也多数不了解当地民情,到了前朝末年,中原兵荒马乱,朝廷对岭南课以重税,引得南夷人奋起反抗,直到高皇帝建立本朝,归义夫人率南夷六部归顺,但中原人与南夷人的矛盾,并未因此消失。”

贺融亲手递给他一盏茶,姜寻赶紧道谢接过,润了润口,继续道:“高皇帝为了治理岭南,从内地迁了不少百姓过去,但两者生活习俗截然不同,难免矛盾重重,加上许多官员对南夷人抱有偏见,断案的时候难免偏颇,下官听说这回事情闹得这么大,便是由一个案子引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