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3章 第三据点(2 / 2)

🎁美女直播

二人达成一致,相视会心一笑。

接着,沈璞安排人带臧质将军和残部先去休整。

*****

元嘉二十七年,也就是公元450年,腊月二十三日,拓跋仁部抵达长江边江西镇;

二十五日,拓跋仁部向东移驻历阳城。同日,长孙真部抵达此地。

历城也就是后世马鞍山市和县。

二十八日,魏国皇帝拓跋焘抵达瓜步城。即建康石头城正对面,刘义隆下旨刚建好不久的一座小城。

同日,拓跋建、拓跋那抵达广陵城。即扬州。

魏国60万大军,一字长蛇摆在广陵至历城300里长江北岸,声势骇人。

之前,魏军突破淮河一线时,刘义隆已经下达“长江戒严令”,宣布建康进入紧急状态:

兰陵至历城一线,军民全部撤退到长江以南;

建康城戒严,征用丹阳郡全部男丁,发放武器,巡守长江南岸;

全国王公贵族男子全部从军,参加各种军事服务;

调集全国水师汇集建康,封锁兰陵至历城长江水面:刘兴祖驻守白下(南京金川门外)、建威将军蔡元邕守裨洲(南京西江心洲)、羽林军孟宗嗣守新洲上游(南京正北江兴洲)、建武将军泰容守新洲下游、镇北中兵参军向柳守贵洲(镇江江心洲)、到彦之之子到元度守蒜山(南京东)……

所以,当魏国大军抵达长江边时,有两个场面让他们目瞪口呆:1.长江的江面竟然宽阔至十几、几十里,看不清对岸。这哪是江呀?这分明是海好不好?2.几百里江面上全是宋国大小船只,穿梭来往、遮蔽水面。

前面提过,魏国军队听说两件事就头疼:攻城、水战。

现在,眼前呈现出这么一副景象,魏国将士们心里立马明白:魏军饮马长江是做到了。但想要攻打对面的宋国都城建康,与登天差不多。

……

宋国皇帝刘义隆让太子刘劭进驻石头城,总督整个长江南岸防务,拥有临阵生杀大权。

同时,刘义隆颁布悬赏诏令:

斩魏主拓跋焘头颅者,封八千户开国县公,赏布、绢各万匹,金银各5百斤;

斩魏主子弟者,封四百户开国县侯,布、绢各5千匹。

这天,刘义隆在吏部尚书江湛陪同下,视察长江防务。

他们来到石头城。太子刘劭出迎父皇。

太子行礼后,刘义隆道:“此次北伐失败,责任在朕。太子你当时的意见是对的。”

刘劭赶紧作揖道:“儿臣惶恐。儿臣恳请父皇收回刚才的话。朝堂议论国家大事,直抒己见是臣子本分,儿臣当不起父皇称赞。如今君臣同心、对付胡虏大军是第一要务,儿臣以为过去的分歧不宜再提。”

刘义隆点头。叹口气又道:“如果檀道济没死,胡虏岂敢如此猖狂?!”

刘劭背心冷汗直冒,不敢接话。

刘义隆却不放过他,接着道:“听闻原彭城王那帮人仍不安分,胡诞世等歹徒竟然杀死豫章郡太守,妄想占据豫章郡谋反。值此国家多事之季,太子以为该如何处置?”

刘劭听皇上今天特意提及前年发生之事,心里苦涩。

皇帝刘义隆多次想除掉四弟刘义康,打的旗号都是说刘义康企图夺取刘劭的皇位继承权。

但刘劭心里有自己判断,很不以为然。

不过,此时的他,嘴上只能违心回答:“儿臣以为…儿臣认为不可姑息!”

“好。太子之言甚合朕意。”刘义隆转头对江湛道:“江爱卿,你理解太子意思了吗?回头你通知中书舍人严麝,让他到安成郡去看看原彭城王吧!”

江湛抱拳答道:“微臣遵旨。”

新年过后没几天,安成郡传来原彭城王自杀身亡的消息。时年43岁。

魏帝拓跋焘与宋帝刘义隆,两人年龄相仿,登基时间也差不多,可谓是一生的死对头。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二人经常通过交换国书、写信等方式打嘴仗,互相讥讽、踩踏。

如今,两人隔江相望、近在咫尺,自然都不会放过撩拨对方的机会。

此时,刘义隆的心思是:老子误信了王玄谟的话。以宋国现有实力,想击败魏国,没有可能;

魏军骑兵很强、非常强!

但是现在,你拓跋焘没有水军,又能奈我何?只能望江兴叹!

拓跋焘此刻的心思是:通过这次反击,基本搞清楚了,只要是冬天,魏军跨过淮河并不太难。而跨过淮河后,抵达长江非常容易。

但,魏军也就是抵达长江北岸而已。

长江南岸,现在还是魏军遥不可及的梦。

魏军没带辎重、粮草,补给全靠抢掠。

在黄河~长江间扫荡一遍后,再次扫荡意义不大。因为没有东西可以抢夺了。

何况,就在黄河~淮河~长江之间,还有几个钉子户城池在宋军手里。它们随时可能对魏军发起反扑。

此地相当危险,不宜久留。

魏军疯癫了一把,现在必须唬住、稳住宋国皇帝刘义隆,不让他反攻。

然后,尽快率魏军撤离。

二人各自盘算着。

拓跋焘远来是客,自然要主动些。

他派人给刘义隆送去骆驼和名马。并提出和亲请求:请刘义隆将小女儿嫁给自己孙子拓跋濬。

刘义隆派使者田奇到瓜步城,给拓跋焘送去山珍海味、江南果蔬。

拓跋焘当着田奇面,拿起黄柑就吃。

魏军侍卫阻止皇帝,提醒当心有毒。

拓跋焘笑道:“我到建康来,不仅仅为了建功立业,更想与宋国结下姻缘、长期和睦相处。对宋国皇帝,我应该信任他。”

接着,拓跋焘指天对田奇道:“请你回去向宋主转达我的意思:如果宋主同意联姻,缔结和平盟约,我答应永不侵犯宋国一丝一毫。”

田奇对拓跋焘恭敬行礼。

回到建康城后,田奇把拓跋焘的意思转达给刘义隆。

刘义隆召集群臣讨论。

大多数官员都认为:与魏国缔结和平盟约是好事。

吏部尚书江湛反对。他道:“戎狄不讲信用。与他们缔结和约,毫无意义。”

太子刘劭已经查明,这江湛背后的家族,掌握着国家重铠甲打造作坊。他们从中渔利深厚,唯恐天下不乱。于是朝江湛怒道:“现在三位王爷身处险境,怎能轻易否决魏主缔结和约的提议?”

他起身,对着皇帝刘义隆躬身行礼,道:“北伐失利,我军将士死伤无数,几十万百姓遭凌辱,几千里国土被涂炭,皆因小人谗言误国。父皇,儿臣认为,只有斩杀江湛、徐湛之,才能向国人谢罪!”

太子话语停下,朝堂顿时安静下来,落针可闻。

喜欢幸好遇见神请大家收藏:(www.aiquwx.com)幸好遇见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