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首长沉思片刻,说道:“人才是发展的根本,你可以和高校、科研机构加强合作,建立人才培养和引进机制。另外,对于新兴产业,政府的扶持政策要更精准、更有力。”
杨威认真聆听,不时点头:“郭叔,您说得太对了。我们之前也尝试和几所高校合作,但效果不太理想,可能在合作模式和激励机制上还需要优化。关于扶持政策,我们也在不断调整,可实施过程中还是会遇到各种问题。”
“政策的制定和执行都需要不断摸索和完善。”郭成林语重心长地说,“你要多听听企业和专家的意见,及时调整策略。对了,你上次提到左龙的情况,他的事给我们所有人都敲响了警钟。”
“是啊,郭叔,我们都没有想到。”杨威的语气满是惋惜与痛心,“左龙曾经也是很有抱负的干部,可惜没能抵制住诱惑,辜负了组织的信任。这也让我更加警醒,在工作中一定要坚守原则,加强廉政建设。”
“廉政这根弦一刻都不能松。”郭成林强调道,“不仅要自己以身作则,还要抓好干部队伍的教育和管理。只有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才能保障地方的稳定发展。”
两人又聊了许久,从工作谈到人生,从过去聊到未来,直到天色渐暗,杨威才向郭首长告辞。
回到李家,杨威刚一进门,就看到李振龙坐在自家客厅里。
李振龙看到杨威,立刻起身迎上去:“杨威,节哀顺变,我来晚了。”
杨威感激地握住李振龙的手:“李大哥,谢谢你。你这么忙还赶回来,辛苦你了。”
两人坐下后,李振龙关切地问:“你这边的事都处理得差不多了吧?我刚刚看了看小妹冬梅,她情绪还不稳定。”
“嗯,基本都安排好了。这几天多亏了亲戚朋友们帮忙,冬梅的心情我们都理解,没事,我一会进去安慰她。”杨威回答。
“那就好。”李振龙点了点头,神色变得严肃起来,“对了,咱们也聊聊工作。你在澜江市的工作,我一直关注着。目前来看,澜江市的经济发展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杨威听到李振龙谈论工作,忙坐直身体,以一个下属,而不再是亲戚的身份认真回答道:“谢谢领导的关注,我知道经济发展是澜江市的重中之重。
这几年我们出台了不少政策,吸引投资,推动产业升级,可效果还不太理想。主要是产业结构太单一,新兴产业发展缓慢,人才也留不住。而且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我们的发展。”
李振龙看着杨威,目光坚定:“杨威,你要清楚,省会城市的市委书记,责任重大。如果今年你能把澜江市的经济提上去,我会推荐你出任省会城市的市委书记。这对你来说,是机遇,更是挑战。”
杨威听后,心中一震,既兴奋又紧张。
出任省会城市一把手,成为省委常委,这是多少人梦寐以求的机会,可他也深知其中的压力和责任。
“领导,我明白你的意思。”杨威深吸一口气,“我对澜江市的发展确实还有些担忧。困难不少,比如营商环境还有待优化,行政审批流程繁琐,企业办事效率不高。
但既然你这么信任我,给我这个机会,我一定全力以赴,想尽办法把经济搞上去。
我打算从优化营商环境入手,简化审批流程,提高政府服务效率,吸引更多的企业来投资。”
李振龙微微点头:“想法不错,优化营商环境是关键。另外,在产业布局上,你可以结合澜江市的资源优势,打造特色产业集群。
比如,我听说河东县有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你之前是不是有开发旅游古城的设想?”
“是的”杨威眼睛一亮,“河东县老城区保存了许多明清时期的建筑,具有很高的历史文化价值。
我想把那里改建成一个古色古香的旅游古城,发展文化旅游产业,带动周边经济发展。但是这个项目投资大、周期长,还面临着资金和技术方面的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