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严重的是,麦克阿瑟已经察觉到了白鹰联邦军队和世界先进军队的差距,这不是一点两点的问题,而是整个框架体制,到武器装备的问题。
白鹰联邦的部队在战斗意志上是毋庸置疑的,这些有督战队督战,或者是被洗脑的白鹰联邦士兵可以为了合众国战斗到最后一刻,然而尽管在军事上已经努力做出了进步和改制,但是比起南约的军队,白鹰联邦在装备上甚至都处于落后。
从班排级火力上而言,白鹰联邦的一个步兵排属于纯粹的步兵排,全部装备清一色的1903式步枪,然而哪怕是东瀛人都在排级(小队)装备有掷弹筒,连级的中队更是装备有3+1的轻重机枪配置,但是在规模相近的白鹰联邦陆军当中,只有营级部队才装备一个9挺哈奇开司重机枪的机枪排,缺少东瀛人广泛装备的基层步兵火力。
但是与此同时,过分臃肿的步兵师又导致糟糕的调动能力,因为基层火力的问题,白鹰联邦的连排级通常情况下无法与南约的任何部队抗衡,但是与此同时营级部队又过于臃肿,调动不方便。
这还是南约当中装备最差的东瀛军队。
如果和龙汉军队比,那更是十分甚至九分的可怜,在班级火力上差距就极大,龙汉每个步兵班都有一挺轻机枪,一支卡宾枪,两支冲锋枪和6支步枪,连级就装备60迫了,双方让人感觉简直不是一个时代的军队,你从龙汉部队浑身上下挂满的东西就能看出来他们其实已经领先这个时代太多了。
这就导致了白鹰联邦往往需要用更高级别的部队去应对低级别的部队,一个连打一个排,一个营打一个连的情况时有发生,而如果你面对的是东瀛人或者新罗人那你大概率能挡住,如果你面对的是龙汉人那你一个营也不一定打得过一个连,因为白鹰联邦的营没有火炮。
所以,在明明人数占优的情况下,这个仗硬是打的四处兵力短缺,双方的装备和技战术水平差距,不亚于抗战后期的那些日本乙丙种师团撞上了德国人最精锐的几个步兵师。
按理来说麦克阿瑟布置了一个非常好的局,在战事一开始的时候,第42师和第1骑兵师的连接处出现了巨大的纰漏,双方之间的战线完全漏了,这导致一个立功心切的东瀛联队一头钻了进去,麦克阿瑟英明神武的调集了自己的真正精锐——陆战一师,然后对突入进来的第10联队展开了一轮暴风骤雨一般的攻势,在几乎扎上了口袋的情况下他们对第10联队使用了无数武器,炮轰,毒气,敢死队,肉蛋冲击,等等等等一系列的手段,他们确确实实重创了第10联队。
第10联队伤亡惨重,白鹰联邦甚至已经几乎达到了联队指挥部门口,能用肉眼看见架设出来的电话线,第10联队甚至已经做好了心理准备,联队长一脸悲痛欲绝的准备焚毁“汉皇陛下御赐”的联队旗了。
然而当龙汉第15步兵师第44团发动进攻之后,已经精疲力竭的白鹰联邦军队就像是烂番茄一样被一下子锤扁,积蓄了足够力量的44团仅用一天时间就几乎解除了第10联队的包围,感动的第10联队联队长对着第44团团长徐树铮几乎要当场下跪。
这不是一场万家岭一样的胜利,因为东瀛不缺少战死的千把人,而战线却被撕开了一个巨大的口子。
然而,这却是一场胜利。
我不需要真的取得了胜利,我只需要定义胜利就可以了。
喜欢海权时代请大家收藏:(www.aiquwx.com)海权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