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2 / 2)

宋末大军阀 佚名 3118 字 8个月前
🎁美女直播

“输了,输什么了?”胡真、王肃一脸茫然。

“没什么,就是刚才比试了下力气,他们都输了,是不是?”吕奉连忙解释,说到最后一句还转头看了看几人。

几人连声附和。

原来胡真和王肃回的较晚,附近十人队有那早回的,耐不住性子的李宏过去打问,除了什长、伍长外,其余人分到的都不足1斤,少的有六两的、多的有八、九两的,数量不一,显然都被什长、伍长克扣了一些。

几人闲着也是闲着,便打起赌来,赌胡真、王肃会克扣每人多少牛肉干。

要知道牛肉在宋朝可是稀罕物件,因为宋朝作为农耕国家,牛是重要的生产资料,所以在宋朝杀牛是重罪,除了那些达官贵人,像这些头朝黄土背朝天的庄稼汉、整日厮杀的贼配军,一辈子也吃不上几回牛肉。

周庆、李宏首先说道:“那两个汉人番子,能分给咱们半斤牛肉,我就烧高香了。”

为了显示自己和什长大人关系密切,急于站队的李厚连忙反驳:“什长和伍长怎么也能给咱们每人分九两。”这已经是他认为最公平的了。

“八两!”

“就没有人赌一斤的嘛,看我赌一斤,通杀了你们!”吕奉作为这其中唯一的一个燕云汉人,自然要维护胡真和王肃。

“就怕到时候让你输得掉裤子!”周庆双手抱怀,嗤笑一声。

不管是大宋和还是辽国,吏治腐败,克扣成风,不管任何东西,只要过一道手,那么就会产生损耗,尤其在军队中这种现象更加严重,能拿到多少要看经手人的松紧程度,人们也都见惯不惯了。

帐篷前,刚领取回来的铁锅已经架上,锅内咕咕作响,香气四溢。几人围着锅边坐下,手拿铁碗、勺叉,已经迫不及待。

任何地方都有规矩,在讲究上下级关系的军队当中,规矩更多。上位当然非胡真莫属,胡真的左手边是王肃,王肃往下是归于他指挥的四个人,分别是周庆、李宏、吕奉以及孙安,胡真右边依次往下则是李厚、彭程以及刘天成、刘天名两兄弟。

先是胡真拿着勺子探进锅里,呈出一碗肉汤来,上面漂了几片牛肉,然后王肃等人依次而行,排在最后的人,碗里只剩些肉渣,尽管如此,人们将硬邦邦的烧饼泡到肉汤里,仍吃的心满意足,大呼痛快。

怪不得游牧民族来去如风,骁勇善战,天天吃肉和天天吃面,身体素质绝对能差上好几截。中原地区的军队数量众多,且农耕民族的生产方式决定了他的肉食并不多,所以军粮大多是小米、大麦做成的饼以及配备的酱菜、盐块,与游牧和渔猎民族的肉食军粮有很大差别。

来自北方的游牧和渔猎民族最主要的军粮是风干肉。一头牛被杀后,几百公斤牛肉经过风干加工,变成几十斤的肉干,全部都塞进一个牛膀胱里,这时这些牛膀胱就变成了食物包,士兵带着1包或者几包牛肉干即可出发,也就等于一个士兵带着1头牛的牛肉出征行军,省着点吃可以吃几个月。

这些风干牛肉干的蛋白质是普通肉的很多倍,一小块就可以维持人类生存需要。在行军休息时,架起头盔,烧些柴火,放一小块肉就能熬成味美的肉汤,再来一点茶水和奶类食品,整体营养丰富全面。所以游牧和渔猎骑兵的后勤压力相比于农耕步兵来说,减轻了很多,他不需要后方运输大量的粮食,也不需要青菜豆酱之类的副食。

游牧和渔猎骑兵正是通过这样富于营养和热量的快捷食品,才可以不在乎后勤补给,屡屡绕过坚城,突入腹地,长时间大范围,袭击各个城镇。

李厚是个机灵人,不像其他人一样低头猛吃,而是边吃边看,一见胡真擦了擦嘴,立马站起谄媚的说道:“什长,您吃好了?我给您收拾!”

李厚伸手就去接胡真手中的碗,不想却被胡真一把拦住,“咱也不是城里的那些贵公子,用不着人伺候,自己来就行。”

说罢,拍了拍李厚肩膀,自顾自的去帐后洗刷碗勺。

“哈哈~这下拍到马蹄子上了吧。”高庆嗤笑一声,惹得众人一阵哄笑。

李厚的脸瞬间变得通红,却也不敢反驳,高庆长得人高马大,除了胡真、王肃外,其他人都不放在眼里,若是惹恼了他,私下里找自己麻烦,自己的小身板可顶不住他沙包大的拳头,让他嘲笑挖苦几句总比挨打好得多。

虽然王肃看着李厚一脸的谄媚样儿也不舒服,但毕竟是一什的兄弟,连忙厉声制止:“大高个,给老子闭嘴,吃你的饭。”

高庆扭头看了一眼王肃,悻悻的低头,继续喝碗里的肉汤。

突然,一阵马蹄声自远处传来,众人抬头望去,只见一骑兵直奔林硕所在的帐篷。

“准备出发、收拾行装、准备出发。”不一会儿,林硕的大嗓门在十来个帐篷间不停回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