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觉我的社恐和一般人的比起来完全相反。
如果这是疾病,那么大概分为隐性和显性。
通常的属于显性,而我属于隐性。
○显性现实
在现实中不认识的人说的话少,但交流几句稍微熟一点话就多了,甚至堪称话痨。
我只是正常不擅长把言语精简点名主旨,所以总是会像写小说一样,用前面一些话作为铺垫。
在说的同时,大脑飞速运转,好在之后顺利引出自己想点名的主旨话题——不过之前在学校才说出一句不超过20个字,就被人一伸手,「停」。
他手心朝着我,把我的话打断了,那种感觉无法拿言语表达。
○隐性后天社恐
在现实中看人基本听语气看表情就能看出来,很少有误会时。
就算有误会的时候,现场直接问一句,几秒的对话便能瞬间解除。
但反而是在网上,我才能称得上是社恐,名副其实。
往往都说在网上唯唯诺诺,在现实重拳出击。
而我是在现实更自由,在网上唯唯诺诺,要注意很多,经常给我整得很心累。
先说好这不是把自己的问题推卸责任,只是反复反思,感觉确实对我影响比较大的是这个。
正所谓学习一门外语,但往往学深了,就会不知觉间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
这种影响或多或少,不过对我来说——影响,应该不少。
我受到的影响是——敬语相关,不想给人添麻烦。
我总是不经意间会在类似这种时候,想着不要给人添麻烦,如果添了麻烦,优先准备道歉。
听起来好像不错,但实际上,过度就像我这样了。
发出的消息一天不被回复,我往往会感到不安,认为是不是自己话说的太多了,毕竟总有人向我抱怨我说的话太多。
我想改,但一时半会儿改不了,没法完全改掉。
从初中就意识到想改了,直到现在。
……
于是尽可能将已经整理好的话变少,重发了第二次。
可惜第一次消息几分钟到了没法撤回。
但第二次还没有回信,我会变得焦虑,担心自己是在哪里触及了对方的眉头,令对方不悦,沉默以待。
于是如果有第三天再不行,那我就准备道歉了。
不管发生了什么,先道歉为主,问题只要在没成问题之前被解决,就不能称之为问题。
这是我之前的想法,但我当然知道这样是不对的,跟家里人说自己的情况,也被评价这是一种讨好心理。
我想消除……但现在暂时还没改掉。
可能还得过上一段时间吧……
○
正所谓将心比心,能时刻换位思考替其他人着想,看似是好事。
但凡事过犹不及,到我这儿又是一个极端。
于是造成的结果就是像刚才那样。
过度的将心比心,但是每次往往连接一个末尾的标点符号,问号或者叹号。
又或者是一个普通的表情,一句话,我都有可能因此延伸想象出背后的深意,一句话被我阅读理解出无数种负面意义的可能。
所以我总是在如同走钢丝一般,与人在网上社交交流。
原因很容易能想到,是因为之前在百度贴吧沾染了戾气,像是百度贴吧和b站,我只是正常很自然的说出一句话,结果因为末尾的叹号,或者「吧」。
都会有人专门来怼我,问候我全家的,还有没事儿找茬的比比皆是。
整得我当初有一段时间几乎每句话都得唯唯诺诺,想了半天才说出来,甚至有时还需要带点儿敬语,连标点符号都不敢加了。
所以经常容易把我的心态搞得很烦,最后负面情绪过多,终有不经意间泄露之时。
考虑到不经意间一句话都可能给其他人带来影响,所以我都退网过一段时间。
不过好在现在已经好多了。
嗯,至少比当初好了不少。
——
最后是关于羁绊的结成。
其实我20年之前比这要好的多。
当年的我,甚至都不会用QQ跟人过多社交,QQ也有四五年没用了。
结果高考时期被邀请到一个迦勒底群里,那时候发现这里有这么多现实不存在的同好,相互间关系相处愉快,像是发现了新大陆。
不过也是因此我开始逐渐接触了网络。
包括在b站做视频剪辑,后来更是学了日语之后经常做fgo剧情翻译视频,于是我渐渐开始遇到了贵物们。
他们“亲切”的向我发出“美好”的问候,我就像是突然从温室环境中走出去的动物一样,一下子没适应住,被人几句话打击到自闭,在那之后几年间一直反复如此。
焦虑的情绪也给我带来了湿疹的反反复复,不过现在每天出去跑五圈儿,运动起来,身体素质上去了。
而且基本b站之类的比当初已经很少碰了,心情好了不少,湿疹开始向好的方面压制下去了。
后来经历的事多了,有中医大夫给出的见解,很大程度改善了在意其他人话的问题。
不过只是在负面被喷意义上的
我开始冷静的反复阅读来喷我的话,因为有时或许他真的会说出一些道理,可以将之作为参考加以改正。
就连无脑喷来道德绑架的人,也可能说出一定真理,可惜连他自己都不知道。
当初有一次便是如此,于是我恭恭敬敬的用敬语去问,仿若尊其为师想要解惑,但对方只是继续一个劲的在道德绑架的喷。
——实际上他也不知道自己说的什么,无意间说出的真理,却确实对我有帮助了。
我开始感激来喷我的人,如果有时候被喷,要破功绷不住了——那么我就会进行自我暗示,对来喷我的每一个人抱以感激。
原本想对人说声谢谢,感谢他来为我消灾喷我
因为中医大夫说了,来喷你的人是在为你消灾,你可能这辈子没做过多少错事,但你身上必定有业。
这业,这罪孽可能来自上辈子,上上辈子,甚至更久之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