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大哥瞧着小弟的样子,有些心疼。
“遭大罪了。”
“是呀,赶紧回去吧,娘已经叫灶房做好了饭菜,就等你呢。”
程家两个哥哥都是秀才,他们吃过科举的苦。
且乡试和他们考的县试府试院试截然不同,真真是要生生脱去一层皮的。
一路到家,程景渝见过爹娘。
程夫人满脸心疼,“我的儿,受苦了。”
程景渝安慰她说:“还好,顾大人弄了好些冰来,我们每个号间都分了不好,今年都没人中暑,比从前还好过一些呢。”
程夫人道:“你爹与我说了,行了,不说这个,赶紧吃饭洗个澡,你好好休息吧。”
程景渝应声,“哎。”
待匆匆吃了两口饭,略微擦洗一下,就一头栽到床上闷头闷脑睡着了。
乡试结束,考院关闭,考生们回去了,官吏们还不得闲。
他们要批卷子,将名次排出来。
顾清明每天早归晚归,偏云竹生产后身体亏空,每天晚起早睡的,夫妻两个竟也碰不上面。
生活不易,顾大人叹气。
好在小棉袄给力,连着几天,顾清明去看她的时候,她都醒着。
可把顾清明高兴的不轻,批卷子的时候都在笑。
官吏们已经知道他夫人给他新添了个千金的事,知道他爱的很,遂变着花的夸。
前头两个儿子,听说大儿子读书还出息,想来日后小儿子也不会差。
再来个女儿,儿女都齐全了。
顾清明突然觉得,工作也没那么难熬了。
但是他惦记着回家陪媳妇孩子,猛猛提高工作效率,催促着众人。
因着他掏腰包请大家吃喝,又有不限量的冰供应,大家也乐意陪着他加班加点。
于是,这一届的乡试名次很快张贴了出去。
放榜那日是个响晴的天,太阳尤为热烈,但也未能挡的了考生及考生家属的热情。
程家的大管家一早就在场外候着了,伸长脖子等了大半天,总算见着了官差来贴榜。
程景渝发挥出了应有的实力,成功上榜,成为举人。
程家大喜,放了鞭炮又施粥,派人到顾家报喜。
顾大嫂喜气洋洋的跟云竹说话,“年纪轻轻成了举人,又与小苗要好,我再不担心了。”
云竹可不信这话,养儿一百岁,长忧九十九。
不过眼下大喜,她也不想与顾大嫂斗嘴,就说:“年后再拼一拼,说不得还能往上再进一进呢,取不中也无妨,年纪还轻,再学学。”
顾大嫂道:“提醒我了,得给云松送份礼,还是他的功劳。”
云松教的几个学生,中了三个秀才两个举人,一战成名。
顾大嫂去了趟郑家,回来跟云竹说的。
“门口停了好些辆马车,都是想拜咱们云松为先生的,他是出名了。”
后边白芽来看云竹,也说起这事。
“相公的意思是挑着资质好的收一些,往后学生考出来的多了,他想办个书院。”
云竹笑着点头,“挺好的。”
家里人都挺好,除了顾清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