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大嫂坐下连喝了两杯茶水,才开始吐槽。
“一群女人在那东家长西家短的,跟村里一个样。我原想着听听热闹呢,谁知道这热闹到我身上了。”
“怎么说?”
“聊着孩子呢,有个李太太似模似样的问我,说琳姐儿嫁给门有段时间了,咋没听见好消息呢。”
顾大嫂撇嘴,学着那李太太的语气,阴阳怪气。
“我说不打紧吧,她还说我对儿媳妇太好了,这样不行,该把儿媳妇叫回来拿捏在手里。”
当她和她一样是个恶婆婆呢。
云竹,“……”
这就是观念问题了。
时下多数婆婆都是这样的,喜欢跟儿媳对着干,非得拿捏着才能显示自己的威严。
顾大嫂又说:“你没见她儿媳妇,跟着她笑得勉强,我还听旁人说了个有意思的。”
云竹忙问,“什么?”
顾大嫂道:“她给自己儿子寻了个外室了呢,真真是……”
不知道该咋说了。
那李家儿媳是个商户,家境殷实,嫁到李家来,叫李家的生活水平直线提高了几个档次。
偏李太太是个不知足的,自打她儿子成了秀才,怎么看儿媳怎么不顺眼。
她总觉得儿子低娶委屈了。
云竹听了,面露几分鄙夷,“现在又不禁和离,真不喜欢,就叫两人和离呗。”
还用塞外室这一套,真是恶心人。
只盼着那李家儿媳能支棱起来了。
顾大嫂接着说:“我瞧着那儿媳不像个没注意的。”
不过到底是旁人家的事,妯娌两个说道两句就算完了。
外头忽然有丫头进来问,说是箱子放在哪。
顾大嫂一拍脑门,“竟跟你吐槽那个李太太了,都忘了正事。”
原是她离了宴,心里不舒畅,便到铺子里逛逛,正好瞅见几张皮子不错,就买下了,想着一家分几张。
云竹随手拿起一张来,细细看来,赞道:“好皮子。”
顾大嫂就说:“难得碰上好的,我就买下来了,眼看着天冷,给家里人都做一身厚衣裳。”
虽然上年也做了,但新衣裳不嫌多。
云竹道:“行,我这边绣娘多,你把皮子给我,我叫人做。”
顾大嫂点头,“我就是这个意思。”
绣娘手巧,主要是主家的要求也不多,很快就做完了。
云竹叫草丫秋月冬月几个到处去送,她则拿着顾老爹的亲自送去。
“马上过年了,大嫂子买了些好皮子,我叫人做了衣裳,给您送来。”
顾老爹换了,正合适,笑呵呵的,“难为你们有孝心。”
公媳两个没多少话说,云竹正预备告辞,却被顾老爹叫住了。
他从内室拿出一个匣子,打开来,却是真金白银。
云竹一愣,“这是?”
顾老爹就说:“这些是这么多年你们两房孝敬的,我没处花,都存着呢,我想着家里孩子最小的都长到一岁上了。
你将这些金银拿去,叫金匠融了,给孩子们添点东西。”
原本想着给小苗做添妆,但他这么多孙子孙女,总不好偏疼一个。
索性融了做些小铃铛小金扣的,每个孩子一个。
待他百年,这也算是个念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