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伯父说的是,就准备回家去了。”
“哈哈哈,好,那伯父在这先祝你和你媳妇百年好合。”
“……”
因着明儿李源和宁安义还得上值,三人都守着量,没喝多。
次日,小禾收拾齐整,就跟宁安义告辞,预备回去了。
宁安义嗔怪,“也不等姑父休沐,好送你一程。”
小禾笑道:“快马不过三天的路程,何须劳累姑父,我自己就成了。”
他年纪也不小了,又习武,不会出什么事的。
宁安义就拿了信,道:“帮我交给你小姑。”
小禾笑意满满,“得嘞,您就放心吧,一准将相思送到。”
“呸。”宁安义啐他,“臭小子。”
小禾哈哈笑,翻身上马,“姑父,走了!”
……
小禾人还在路上,那边喜信已经飞鸽传书到了家里。
顾大嫂拿着那薄薄一页纸,看了又看,眼角泅湿。
“阿弥陀佛,我儿当真高中,当真是官老爷了!”
顾大哥心里亦是狂喜,弟弟当官和儿子当官,那感觉真真是不一样的。
只是他面上还端的住,“瞧你这样子,快收一收,叫旁人瞧见了笑话。”
话音才落,就叫顾大嫂踩了一脚。
在他因脚疼而有些表情管理失控的时候,顾大嫂冷笑。
“还说我不?”
“不说了不说了。”
顾大哥虚虚的打了个嘴巴,自己真是飘了,没事就想招惹了下她。
这一打岔,叫顾大嫂激动的心情稳了稳,又着人梳头换衣,要去报喜信。
顾大哥自然跟着。
夫妻两个先到上房跟顾老爹说了,直把老爷子喜的泪流满面。
当下顾不得旁的,转身回屋抱着顾老太的牌位念叨个没完。
“老婆子啊老婆子,咱家真真是起来了,孙辈小禾先出了头,我瞧着馒头也是好的,像极了老二。”
往后他们兄弟俩互为臂膀,便是煦哥儿和桉哥儿不成器,也足够了。
顾大哥和顾大嫂理解他的心情,便悄然退下,去了东府。
顾清明上值,馒头上学,两人不在,只云竹和白露在家,两人坐在一处看账。
得了这个好消息,大喜。
三个女人当即商量着大放鞭炮散钱舍米,叫外头人同乐。
这般大阵仗,很快顾清明在前头也知道了。
府衙官员纷纷贺喜,既羡且妒。
顾大人本身就够厉害的了,没想到家中子侄辈也如此出息。
十七岁呢!
他们家的孩子十七岁在干什么?能得个秀才都足以在家中被夸赞了。
人家的,十七岁都当官了。
啧啧,不能比不能比啊。
还有些后悔,当日顾家大房给孩子寻亲事的时候,该出手的。
当时怎么就被猪油蒙了心,觉得那孩子不会高中呢。
叫这般好亲事落在商户头上,真是……
今天,不知道多少官员羡慕方家呢。
那方家,当真撞了大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