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大嫂拜完,拉着她回屋里喝茶。
云竹劝慰道:“小禾不是第一回进京了,不必过于担忧。”
顾大嫂道:“这回可不一样,要见皇帝呢。天老爷啊,也不知道皇帝是个什么样。”
不求儿子多突出,只盼着他表现的中规中矩,安生回来就好。
那权贵都不是好相与的,更何况握着所有人生杀大权的皇帝呢。
顾大嫂又说:“好在咱们老二在陛下前头有点位置,万望能护着小禾一点。”
具体如何,云竹也不知道,只能含糊的安慰,“一定会的。”
妯娌俩在家担心着,京城里的小禾已经结束殿试,感觉还成。
宁安义还没出差,下值回来问他,“如何?”
小禾烤着火,“在露天广场上,那凉风吹的,光冷了,也没见着陛下是啥样。”
他坐的靠后,又不敢明目张胆的抬头,且天太冷,永明帝只转悠一会就走了。
当真啥也没瞧见,有些遗憾。
宁安义笑道:“往后做了官,总有能见到的一天。”
小禾冻了一天了,宁安义着大夫给诊过脉,知道没事之后,就叫他好生休息去了。
考完不必再想,反正成绩很快就能出来。
朝廷的效率极快,过了三天,果真张贴了成绩。
小禾亲自去看榜,只见自己位列二甲中,比头一回的成绩还好上一些。
宁安义赞道:“厉害。”
不单没掉名次,还前进了不少,可见心性是坚韧的。
小禾挠头,“都是二叔教的好,他传授了许多经验。”
来看小禾的李源听了,也说:“你二叔确实厉害。”
宁安义又问,“你准备怎么着?若是想考庶吉士,那就留家里,我和李兄一同教你,若是要外放,就得去吏部奔走了。”
他隐约知道小禾是有些想外放的。
小禾早就决定好了,便说:“还是想外放的。”
李源笑道:“果真是顾家的孩子,外放自由些,也好。”
他也是知道,顾家有顾清明在,小禾一时半会也升不了,不若外放了,积累些经验,韬光养晦,以备来日。
两人作为他的长辈,既然孩子决定好了,不免要帮着奔走。
小禾自己也没闲着,后边一些日子勤跑吏部就等着授官。
说来也巧,永明帝这日当闲,问过一甲的情况,忽然想起这届进士里有个忒年轻的。
张福禄躬身,“是有一个,名顾庭楷,乃是顾清明顾大人的侄子,年十七。”
永明帝一愣,“顾清明家的?十七岁,真年轻啊。”
虽然名次不高,但以这个年纪来看,很厉害了。
这顾家出身不高,倒是挺会教孩子的。
永明帝来了兴趣,又问,“那顾庭楷预备怎么着?”
“近来勤跑吏部,想来是预备外放的。”
“外放啊,也好……”
很快,吏部收到永明帝的意思,指派了个二甲进士的官职。
吏部的人一看,好家伙,这顾庭楷的背景够硬的啊。
前边有宁大人和李大人问着,这俩官职不高,他们也就敷衍过去,哪想到现在陛下亲自问过。
不一般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