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夫人啐她,“我们还不够速度啊,你放出消息我们俩可就来了。”
王夫人那边主要是给儿媳妇买的,闺女是附带的。
毕竟闺女出嫁时,他们老两口陪嫁出去三成家产,闺女过的也不错,这回给她只是锦上添花罢了。
儿媳妇不同,她娘家不得力,嫁妆没多少,男人又没了,一直仰着他们老两口生活,近来身子不大好。
王夫人想着买两个小庄子放在她名下,往后既是份收入,又能出去走走散心。
齐夫人和云竹听了,皆赞她人好。
王夫人道:“以心换心罢了,她话虽不多,但待我和老王却是极为孝顺的,又一直给我儿守着,我若还待她不好,那真是……”
她又跟齐夫人说:“我就要那两个小庄子就成,我儿媳妇性子软,要是大了她觉得贵重势必不愿意收。”
齐夫人就笑,“那我可将旁的买走了。”
王夫人摆手,“你有银子,你可劲买,买的越多云竹越高兴,你瞧她嘴都咧天上去了。”
云竹确实高兴,这几年她置办了不少产业,这一下子都卖出去了,可不开心么。
临走前一天,顾家又收了不少践行礼。
永明元年,四月十二,宜出行。
顾家车队浩浩荡荡的出发,前往幽州。
虽然崇州来往商队极多,百姓已经很习惯了,但如顾家车队这般规模的还是少见,不由好奇互相打听。
这是从哪来的?看阵仗得买卖不少东西吧?
问来问去,还真问到了。
原不是外来的车队,是顾家的。
顾家的?
百姓一愣,哪个顾家?
那人一拍大腿,“顾家!你说在咱们崇州提起顾家,你先想着哪个?”
旁边的人插嘴,“那肯定是顾知州啊,还能是哪个。”
那人就说:“对咯,所以这个车队就是顾知州家的,我嫂子的小姑子的邻居的儿子在府衙里当衙役,说是顾知州升官了!”
“啊?”
这一消息一出,百姓们纷纷围过来,七嘴八舌的讨论。
“什么什么,真的么?顾知州要离开咱们崇州了?”
“怎么会这样!从前的知州不都是一待许多年么,顾知州走,再来新的,怕不是咱们现在的好日子会没了。”
“那能咋办,这是上头的命令,顾知州难不成要抗命?再说人也是干的好,上头给的奖励不是,咱们该为大老爷高兴。”
“唉,你说的是。”
百姓们讨论一会,不约而同的开始跟着车队走。
消息传开,更多的人从四面八方赶来,一路送顾家车队出城。
“老爷,夫人,咱们车队后面……”
顾清明掀开车帘,“怎么了?”
顾仓道:“车队后面好多百姓。”
顾清明下车出去,往后看,可不是乌央央的一片?
有百姓瞧见他,大吼,“顾知州,我们来送送你!”
“此去,一路顺风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