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侍郎就笑眯眯的不说话,官员懂了,奉上茶水问一句,“大人那里,有门路?”
有人觉得好,就有人觉得不好。
水泥的卖相确实不怎么样,灰扑扑夹杂着细小的颗粒,哪有青砖石板来的好看?
这时候右侍郎就换了套说辞,“水泥是朴素了些,但它方便啊!”
青砖石板虽好,但时间久了就会有裂缝,缝中就会长草。草长得多了,反作用于石板,更加速其开裂。
若是不换掉,遇上下雨天,一脚踩下去指不定石板底下就不平,溅起一股泥水,脏了鞋袜衣摆。
然而水泥就能做到浑然一体,平整光洁,绝不会让一颗杂草生长出来。
右侍郎苦口婆心的劝,“咱们身强力壮的不怕,院子里不铺就不铺了,可咱们家中长辈年纪大了,还是平整的地面好走。”
虽用水泥铺地失了些雅致,但为了长辈身体着想,又是做晚辈的孝心与体贴。
时人重孝,右侍郎此话说到了这些人的心头上。
“唉,侍郎说的有道理,最近宫门口不是铺了一段么,踩上去确实平整。”
“那要不家里也铺一段?只给我爹娘院子里铺就行。”
有了主意,那些原本不喜欢水泥的官员向右侍郎打听。
“既然侍郎今儿叫我们来,又如此说,想来是有路子咯。”
一桌子的人都等着,右侍郎也敞亮,直言。
“你们也知目前水泥主要供给京城维修,因而私人购买的价格就有些……”
右侍郎搓搓手指,小声道:“不过你们放心,咱们的关系匪浅,自然会给你们一个优惠的价格。”
酒菜上来了,右侍郎举杯与众人相碰,边吃边说。
两个时辰后,右侍郎独自坐在雅间里,从怀中掏出个巴掌大的精致算盘,翘着小指飞快拨弄,嘴角慢慢上扬。
“啪!”
“哗哗!”
右侍郎拨完最后一个珠子,摇晃两下算盘将之收回怀中。
今儿的局没白攒,定了七千两的单。
折扣也不是白给了,需得每人拉三个人过来才能换取。
不愧是他!
右侍郎自恋了一下,乐呵呵的起身归家去了。
晚上好好休息,明儿一早就去工部要水泥,得多多的要,省得单子来了却没水泥可交易。
右侍郎自信满满,他精挑细选的几位官员也没让他失望,次日下午就陆续有人到侍郎府找他,要下订单。
傅寒跟太子喝茶时还说起这事,感慨,“右侍郎是个人才。”
太子微笑,心想这人不该在工部,往后把他调到户部好了。
……
京城的水泥事业进行的如火如荼,崇州的修路工程也已经重新启动。
年还没过完,陈二就已经背着杏花给准备的东西,同村里人一起上路,准备回工地了。
这回继续去服役的人与上一回可不同了,脸上带着轻松的笑,与家人告别,“我们走了啊。”
他们的家人将他们送到村口,一边挥手一边高声吆喝。
“好好干活,我们在家等你们。”
官府跟从前不一样了,他们有盼头!